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44014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5.6.9第卷 阅读题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刘巽达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语言

2、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

3、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

4、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1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常见

5、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2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

6、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患盗论刘敞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

7、“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兵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

8、。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曰:“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

9、,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选自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注升龠(yu):都是像酒杯一样的容器。臧武仲句:臧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沈命之敝:“沈命法”是汉武帝时颁布的一项法律,规定“盗贼起,不发觉”,或捕盗不力者,就将有关大小官员一律处死。结果引发因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慢:缓慢 B为盗乃甚逸也

10、逸:快活 C若夫衣食素周其身 素:向来 D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犹:相同,一样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说明“盗”的产生是由于“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一句话,是“由上以法驱之”造成的。 B本文着重指出,如果不解决盗贼出现的这些根本问题,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

11、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写作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文中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有助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的本质。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做州县长官的捕获了盗贼,如果不如实公正地审理判决,就会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5分)译文: (2)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

12、空相向,风尘何处期?8.颔联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_9. 本诗的诗眼是“悲”字,围绕“悲”字,诗中写了哪几种悲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请在答题纸第10题处标上小题号(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_,_。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

13、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选择英国罗伯特库克“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

14、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