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的烽火》教案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42402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战的烽火》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战的烽火》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战的烽火》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战的烽火》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战的烽火》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战的烽火》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战的烽火》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战的烽火教案 内战的烽火教案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并且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三、教材地位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第一部分内容。它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人民

2、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意义深远。因此本课的地位十分重要。四、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和蒋介石的阴谋以及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 的愿望。(2)知道重庆谈判的过程,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3)掌握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和挺进大别山等基本史实。 2、技能目标(1)学会选取信息,并对其整理、分析。(2)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3)锻练学生的组织、表达及阅读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人民解放军为推

3、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认识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和平、团结、统一最终将取代战争、分裂和独立。(3)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民主是来之不易的。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含有三个子目:一是“重庆谈判”二是“转战陕北”三是“挺进大别山”。 “重庆谈判”是本课的重点。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是蒋介石为掩盖其发动内战的真相而实施的政治阴谋。通过学习重庆谈判,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坚定对党的信念和拥护党的领导,因此重点讲解。 “转战陕北”是指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攻。 “挺

4、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六、教法分析 我主要采用“制造意境法” 激发思维法” “启发引导法” “模拟场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我自制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感性认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七、学法分析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我运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堂堂清,段段清: 1资料研习法 2合作学习法 3自我体验法4巩固检测八、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CAI)

5、九、资源应用模式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CAI)平台的选择有多种,本课我采PowerPoint软件平台十、组织形式我采用框架图标组织课件结构。通过控制按钮,可以在页面之间自由跳转,不受某个页面是否运行结束才可以跳转的限制。十一、新课学习: 1、重庆谈判 要讲清三个方面 抗战胜利后国内外各派势力心中渴望的“新”中国 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阴谋与毛泽东的超人胆识 重庆谈判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教师讲:抗战胜利后,国内外各势力渴望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但是蒋 介石却在积极地准备内战。投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的图片。提出问题:蒋介石准备内战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学生分小组讨论后

6、,归纳得出:A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B为了欺骗人民 C为了把制造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教师投放视频蒋介石抢夺革命胜利果实,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便于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增强体验、自主学习 教师接着提出问题:面对蒋介石的鸿门宴,毛泽东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去了之后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谈谈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A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B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所以毛泽东以过人的胆识奔赴重庆。学生观看重庆谈判的视频,然后完成屏幕上关于重庆谈判的知识点(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主体参与、 突破

7、重点、阶段记忆。教师点评后,播放图片挥手之间。 最后教师突出毛泽东“弥天大勇” “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高贵品质及中共的政策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的. 增强学生对毛泽东的超人胆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为重,是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者。从而联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理论升华 、情感教育第一阶段小结,采取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段段清的目标。2、全面内战 观看组图: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加深直观记忆。 观看图片A、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B、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8、,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C、蒋介石进攻陕甘宁边区,贺龙、彭德怀指挥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共产党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E、1947年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实力悬殊,但是随着内战的进行,共产党的兵力不断增强,从战略的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进而引出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及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图表导学、提取分析信息、情感升华、自我教育。3、挺进大别山 看组图: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大别山区的战略重要性。C、课件出示讨论题: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

9、战略进攻的开始? 通过采用“阅读看图-讨论回答”的方式,使学生领会:为何要将战场先引向大别山区?“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突出反映了中共为了中国的光明前途,不怕流血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和灵活的战略战术.进而实现理论和感情的升华,体现“三个整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增强体验、自主学习第二阶段小结,也采取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4、全课小结: 本课讲述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政治上(重庆谈判)和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较量。随着战争的进程,中共采取灵活多变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最终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指出:不久人民

10、解放军攻占南京,覆灭,蒋介石退守台湾。这一切都证明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任何分裂独裁的企图终将被历史所抛弃。今天的“达赖阴谋”“”不久就会迎来它的末日。屏幕出示课堂知识点小结:5、思维拓展: 迄今为止,我们了解历史上国共之间有分有合,那么分合都在什么时间?启发学生思考:大陆与台湾在历史上的交往史实。结合事实热点:1、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相隔60年历史性的握手。 2、2008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最后小结:我们引用温总理的讲话“海峡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岸原本一家,海峡再深也隔不断我们龙脉相连。我们期待着祖国早日统一。设计意图:分析提炼 情感升华 激发斗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