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1892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学习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1.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2.文中末尾“闲人”的含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知识链接】: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 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

2、自成一体。背景介绍 :苏轼才华横溢,但他的一生却经历许多磨难。政治上屡遭贬谪。这篇文章就写于苏轼经历他人生中最大打击“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后所写的。元丰二年(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学习材料的准备】1、将你了解的苏东坡的诗词、文章、生平写下来,回忆以前学过的苏东坡的诗文,并将题目或内容写在下面: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3、汉族,眉州(今四川,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2、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有关月亮的散文,它在众多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夜空中美丽的月亮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否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不少于三首,多多益善)一、导入,解题1.文章“记”的要

4、素是: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 承天寺 ;人物: 我与张怀民 。2.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再次朗读。3.教师范读,确定朗读的节奏,找同学朗读,并做点评。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

5、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三、文本解读4.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5.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念无与乐者”:

6、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三、背诵课文。四、作业:笔译课文【学习反思】: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第二课时【重难点】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复习反馈】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门 )2欣然起行(愉快的高兴的 )3念无与乐者(想、思考 )4相与步于中庭(徒步徐行、散步 )5水中藻

7、荇交横(交叉错杂 ) 6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罢了 )二、填空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 ,同时也抒发了 随缘自适、自我排遣 的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表里澄澈 的美好境界。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 念无语乐者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月色入户”意思是 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8、,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月光_,“藻、荇”、是指_竹柏影_,此句运用了_比喻_的修辞手法。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B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文本解读阅读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作者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文中第三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照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

9、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提示: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答。)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极力主张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即写于此时。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点睛之笔。一方面,它反映了作者作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

10、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同时,还包含着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归纳小结】: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当堂测评】:1、给下列字注音遂( ) 寝( ) 藻( ) 荇( ) 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说说该句的意思。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翻译下列句子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空灵、皎洁无暇、澄澈、空灵的月夜 写景乐观、积极向上、豁达、达观的胸襟 抒情【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