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1854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冷水江市_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冷水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

2、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3、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1.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凡是违背法令、不合规矩的事,别里科夫都横加干预。B. 别里科夫爱向官府告密又喜欢背地造谣诽谤,大家都怕他。C. 全城的人都胆小怕事,不爱招惹是非,喜欢过平静的生活。D. 别里科夫是沙皇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忠实卫道士,全城的人实际是受沙皇统治阶级的统治。2. “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全城都受

4、着他辖制呢”,对这个句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因为在沙皇专制政府的高压和愚弄下,当时俄罗斯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未曾觉醒。B. 因为在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压下,造成了沉重压抑、黑暗恐怖的政治气候。C. 因为当时一些貌似“有思想、很正派”的人胆小怕事,不敢斗争。D. 因为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帮凶,他顽固守旧的思想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3. 小说描写柯瓦连科姐弟的一推一笑和别里科夫的一滚一死的作用是( )A. 表现华连卡的爽朗、活泼,柯瓦连科的正直、勇敢。B. 表现套中人的实质虚弱、腐朽,预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腐朽势力。C. 讽刺别里科夫的可笑滑稽,表现他外强中干,不堪一击。D. 预示柯瓦连科姐弟所代表的

5、进步思想新生势力的强大。【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试题分析:A项“别里科夫都横加干预”,这种说法夸大其词;B项说别里科夫“喜欢背地造谣诽谤”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试题分析:A、C、D三项都不全面,这里的描写涉及到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姐弟两方面。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密,字令伯,犍

6、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

7、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注醮:jio,再婚。 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4.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 B. 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C. 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D. 华善之 善:好,对

8、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感恋弥至,遂以成疾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B.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之二虫又何知C. 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D. 后卒于家州司临门,急于星火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B. 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C. 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D. 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

9、恨。后来,皇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7. 对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B.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C.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D.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8. 翻译下列句子。(1)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2)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3)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答案】4. D 5. A 6. C 7. D 8. (1)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

10、”(2)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3)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解析】4. 试题分析:善:意动用法,认为对。5. 试题分析:A项,都是“因为”的意思;B项,助词代词,这;C项,转折修饰;D项,在比。6. 试题分析:“和过去舜、禹、皋陶说话一样”说法有误,原文是“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

11、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事件错误。7. 试题分析:注意“曰”后停顿,“服阕”单独的事件,后面断开。8.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览”“然”“弗”“援”“乃”和宾语前置句的翻译。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

12、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被谯周的 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陈情表。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召见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13、。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

14、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在上清清楚楚,这话怎么能这么说。”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二)阅读下列唐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9. 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10.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的修辞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9.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滕王阁昔盛今衰的画面。写了江渚、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潭影、

15、长江等景物。10. 尾联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其妙处就在于诗句只是对眼前景物略施点染,却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思想感情。【解析】9.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江渚、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潭影、长江”等意象,然后概括“昔盛今衰”的特征。10.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手法“设问”,然后从问答“今何在”和“空自流”中分析“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思想感情”。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最后的问答分析情感。三、默写、填空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