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41853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这段话意在强调()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刻意干预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迹ABC D解析:选C恩格斯的话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们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对自然的保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刻意干预,表述不科学;与题意无关。2.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

2、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BC D解析:选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故本题答案选B项。3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A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

3、特性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属于否认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D坚持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解析:选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以A项错误;作者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正确,当选。4被誉为“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望远镜,为我国开展“暗物质”和“暗能量”本质、太空生命起源等研究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这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B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C认识的发展取决于认识工具的进步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解析:选A被誉为“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望远镜,为我国开展“暗物质”

4、和“暗能量”本质、太空生命起源等研究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这说明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错误。5“蛟龙号”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实施了载人深潜精细调查,在这一海域水深约2 9003 600米的卧蚕1号、卧蚕2号、天休与大糦4个热液区,“蛟龙号”成功发现了27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黑烟囱”和多金属硫化物丘及黑暗条件下的深海生态系统。“蛟龙号”的成功发现佐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深海生态系统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

5、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 BC D解析:选D“蛟龙号”成功发现了27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说明了;材料未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排除;意识是人特有的,深海生态系统属于物质范畴,是客观存在的,而非物质与意识的统一,错误。6“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们在生活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如果说环境保护、保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低碳环保生活则是我们需要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并去实践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6、这表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A BC D解析:选A“低碳环保生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不是不可协调的,错误。7“中医将亡于药”,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使用农药。中医没有合格的中药,等于外科医生没有手术刀。这表明()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改

7、造和利用能造福人类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认识决定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A BC D解析:选B“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使用农药”说明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但不是改造规律,排除;中“决定”说法错误,排除。8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运动是物

8、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A BC D解析:选A题目中“楚人过河”的典故告诉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表述正确入选。不符合题意。9从文化传统上说,老字号努力延续“本源”,维护其“正宗”风貌,力求产品永远保持醇厚风格。这些都是老字号守正不能改变的。但老字号势必要学会“变”,用创新、竞争契合社会发展。对老字号的上述分析()属于承认运动而否定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反映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A BC D解析:选B老字号既要守正,又要学会“变”,

9、用创新、竞争契合社会发展,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02018年7月19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的基础在加强,进的力度在加大,好的势头在延伸,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这()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民经济形势是与时俱进地创新经济形势需要旨在改变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表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C D解析:选B材料中对国民经济的分析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做出的,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符合题意;我国国民经济主

10、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我国的经济形势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不是人为的与时俱进创新的结果,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错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中华文明5 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从唯物论角度看,该论述()A坚持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B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

11、规律的成果C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特性和存在方式D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解析:选B材料要求从唯物论角度看,因此排除A、D两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C项表述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项符合题意。12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实现主观能动性与

12、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 BC D解析:选C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这要求处理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当选;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就要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当选;技艺传承应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错误;与材料中心无关。二、简析题13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

13、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解析: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由于自然对人的意义,自然是客观的,因此,人应当尊重自然。其次,人的行为总是受价值观的支配,人之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和谐相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相处才有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答本题时应坚持两点论: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说明,既要从理论上阐

14、述,又要从实践上证明。答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就是证明。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4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污染了一些地方的水环境。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治水政策文件。将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

15、、珊溪水源保护、“两河”整治等方面工作中寻求新突破。并向市民发出倡议:人人争当治水护水的宣传者、践行者与监督者。计划到2020年,温州基本能够建成美丽浙南水乡。请结合材料,运用“人与规律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温州市为什么要开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解析:本题设问明确,考生需要调动这一具体的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答案: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水环境有其固有的循环规律,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规律。市民不恰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使水环境恶化,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