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41729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格中)1(4分)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Asin,则质点()A第1s末与第3s末的位移相同B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相同C3s末至5s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3s末至5s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专题:压轴题;简谐运动专题分析:通过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以知道角速度、周期、振幅结合简谐运动的图象可以分析出各个时刻的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解答: 解:A、由关系式

2、可知,将t=1s和t=3s代入关系式中求得两时刻位移相同故A正确 B、画出对应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第1s末和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3s末至5s末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3s末至5s末的而速度是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从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中获取信息,并会画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结合图象分析问题2(4分)(2011上海)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C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Da点的振动始终减

3、弱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专题:光的干涉专题分析:要判断能否发生稳定的干涉图样,主要是判定两列波的频率是否相同,根据在同一介质中不同的机械波的波速相等,而从图中看出,两列波的波长不同,从而判定频率不同故不能发生稳定的干涉图样解答:解:从图中看出,两列波的波长不同,而在同一介质中不同的机械波的波速相等,根据v=f,所以两列水波的频率不同,而只有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干涉现象,所以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故A错误B正确;因为不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所以虽然此时刻a点的振动加强,但不能始终加强,当然也不能始终减弱所以C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干涉现象的特点和产生条件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3(

4、4分)(2004江苏)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人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AOA为黄光,OB为紫光BOA为紫光,OB为黄光C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颜色及光的色散专题:压轴题;光的折射专题分析:由图可知,OB一定为反射光,而两光经过折射后一定会分为两支光束;而现在只有一支,故说明有一支发生了全反射解答:解:OB为反射光,故OB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光发生的全反射;而黄光与紫光相比较,紫光的临界角要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故OA应为黄光;故C正确,ABD错

5、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明确色光的性质,各种色光的频率、波长及折射率的大小关系;同时明确全反射的条件4(4分)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双缝间距变小,则条纹间距变宽B使屏与双缝距离变小,则条纹间距变宽C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D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变宽考点:光的干涉专题:光的干涉专题分析: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x=,其中L是指屏和双缝之间的距离,d两缝之间距离,是指入射光的波长解答:解:A、使双缝间距变小,d变小,则由x=,可知,条纹间距变宽故A正确B、使屏与双缝距离变小,L变小,则由x=,可知,条纹间距变窄故B错误C、将入

6、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波长变大,则由x=,可知,条纹间距变宽故C正确D、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波长变小,则由x=,可知,条纹间距变窄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掌握了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L、d和之间的关系x=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5(4分)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红外线、无线电波、y射线、紫外线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声波专题:光的干涉专题分析:只有横波会发生偏振现象;白光在衍射和干涉实验中都会显现出彩色条纹;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

7、在自已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声波而传播解答:解: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故A错误;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衍射,都可以观察到彩色条纹,故B正确;C、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速度并不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无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射线,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这些知识需要学生记住6(4分)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则()A过程I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

8、小CI、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考点: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关键是抓住各个过程中钢珠所受外力的冲量和动量改变量的关系解答:解:A、过程中钢珠所受外力只有重力,有动量定理知钢珠动量的改变等于重力的冲量,故A正确;B、过程中,钢珠所受外力有重力和阻力,所以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与过程中重力冲量大小的和故B错误;C、整个过程中初末位置动量都为0,所以动量的变化量为0,故I、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故C正确;D、过程中钢珠的初速度不为0,末速度为0,所以过程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不等

9、于0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清过程,分析各个过程中钢珠受力情况,并紧扣动量定理的内容来逐项分析7(4分)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为v,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为v的光子,若v2v1,则当它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将()A放出频率为v2v1的光子B放出频率为v2+v1的光子C吸收频率为v2v1的光子D吸牧频率为v2+v1的光子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能级间跃迁吸收和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解答:解: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光子,则B能级的能量大于A能级的能量,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光子,则A能级的能量大

10、于C能级的能量,可知B与C能级间的能量为hv1+hv2则由B能级跃迁到C能级放出光子,有hv=hv1+hv2,v=v1+v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能量与能级差的关系,即EmEn=hv8(4分)(2011广东)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考点:光电效应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遏制电压与最大初动能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不一定有光电流,光电流与光照强度无关

11、解答:解:A、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时间无光,与光的强度有关故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入射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eUc=hW0,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C正确 D、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知道光电流的大小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4分)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质点速度变化

12、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与时间和速度变化量有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解答:解:A、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B、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故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的说法不正确,故B错误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说明此时物体受力不为零,但其速度是否为零不一定,故C错误D、加速度又称速度的变化率,故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13、时,速度增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10(4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位移与开始刹车后6s内位移之比为()A1:4B3:5C5:9D3: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刹车后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注意利用物理公式解题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像数学运算一样,如在本题中,要注意判断汽车在所给时间内是否已经停止,这点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解答:解: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止时间为:t=4s,显然刹车后2s汽车还在运动,刹车后6s,汽车已经停止,刹车后2s的位移为:x1=v0t1at12

14、=30m刹车后6s的位移为:x2=v0tat2=40m,所以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4,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这类刹车问题,一定注意其“刹车陷阱”,要判断汽车停止时间和所给时间关系,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求解,如本题中,不能直接利用公式s=v0t+at2求解11(4分)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q小球先到Bp小球先到C两小球同时到D无法确定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本题采用图象法解决比较方便,在A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