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41186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19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一次双周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8月7日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3在春秋末期

2、,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 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 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4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5汉书晁错传记载:汉文帝将自己在

3、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炼成试题,要各地的孝廉、贤良方正回答。当时“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这说明汉人才选拔:A施行实践检验的方式 B已经使用考试的办法C出现重才轻德的现象 D将用人权收归到中央6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7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

4、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8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C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9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

5、设 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 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10恩格斯在论述雅典改革时指出:“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材料反映了:A雅典实行财产等级制B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C雅典民主政治有弊端D私有财产奠定民主基础11梭伦实行币制改革,将原来1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这一措施从本质上看:A有利于雅典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B有利于负债的平民偿还债务C起到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目的

6、 D奠定了民主政治社会基础12古代雅典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尽可能用开朗的心情,承担起灾难来,并且迅速地反抗它,无论对于城市或个人,这都是真正的力量。”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战争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史学具有人文主义色彩C公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民主政治推动城邦发展13苏格拉底说:“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苏格执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A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 B否定了公民提供的事实真相的材料C注重以克情宜泄来博得公众同情 D强

7、调演说技能对公众决策的重要性14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法律至上 B主张天赋人权 C追求司法公正 D蕴涵人文主义15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16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传唤审理索债(债务赔偿)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侵犯他人)公法宗教

8、法前五表的追补后五表的追补上表为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罗马法:A捍卫了平民合法权益 B强调严格的执法程序C内容主要以司法为主 D以调节公民关系为主17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A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 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18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

9、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所淘汰。该观点表明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提高 B君主立宪制存在严重弊端C政治制度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19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20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

10、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211701年英国议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其核心是对王位继承人的宗教信仰作出严格且明确的限制:英国王位继承人及其配偶不得是罗马天主教徒。这一限制旨在:A实现信仰自由B稳定政治局势C推进宗教改革D确保议会主权22内阁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他的必然存在,不过,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设立内阁辅助其行使行政权。所以,美国内阁就成了一个常态存在。由此

11、可知美国内阁:A属于总统顾问B需对国会负责C集体进行决策D没有实际作用23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对一个自由州的安全实为必要,民众拥有并且佩带枪支的权利不容侵犯。”这一修正案出现的背景是:A美国的武装民众为国家独立做出了贡献 B美国为了维护各州的独立权力C美国训练民兵为了节约国家的经费开支 D为了民众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24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C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251896年7月1日,德意志帝国国会通过了德国民法典,其中规定:“私权的享有,始于出生”“所有人在法令限制内对所有物享有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联邦议会具有独立的立法权B注重保护容克贵族阶层的利益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D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2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