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640651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高一地理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人类的家园地球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 轮廓模糊的星云D. 皎洁的月亮【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类型。【详解】天空中云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故不属于天体。星云、地球、月球都是运行于宇宙的物质,属于天体。所以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的概念。难度低。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 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A. B. C. D. 3. 图中表示巨行星的是()A. B. C. D. 【答案】2. A 3. D【解析】

2、【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题详解】读图可知,为水星、为金星、为地球、为火星、为木星、为土星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水星,对应的是。【3题详解】巨行星是木星、土星,对应的是。【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获取图中信息即可。4.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的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解析】1.试题分析: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属于银河系。,故选D。【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层次5. 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

3、关的是( )A. 太阳辐射稳定B. 八大行星公转互不干扰相对安全C. 日地距离适中D.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A对。八大行星公转互不干扰相对安全,日地距离适中,太阳辐射稳定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考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据2012年1月28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新一轮太阳活动周处于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已经进入第24活动周高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 2000-2001年B. 2022-2023年C. 2006-2007年D. 2087-2088年7.

4、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无线电通信将受到干扰 水旱灾害增多A. B. C. D. 【答案】6. A 7. D【解析】【6题详解】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因此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应在此时间段向前推11年,为2000-2001年,故A正确,B、C、D错误。7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

5、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极光现象应出现在高纬地区,而不是全球各地,错误。所以选D。【点睛】第一题解答的关键是牢记太阳活动周期;第二小题宜采用排除法。8. 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黄道是公转轨道面,赤道是赤道面,黄赤交角就是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角度,标有地球自转方向的为地轴,地轴与赤道垂直,赤道与黄赤交角为2326,图示符合题意,选C项。【考点定位】黄赤交角。【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只要把握各条线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

6、【答案】A【解析】【详解】AB 为侧视图,CD为俯视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俯视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10. 我们常用的昼夜交替的周期是A. 一个太阳日B. 一个恒星日C. 23时56分4秒D. 24小时3分56秒【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点评:本题属基础型试题,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握恒星日、太阳日的区别即可轻松作答。地球自转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所用时间为24小时,是太阳日;而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

7、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11.下图为达累斯萨拉姆(7S)在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 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B. 春分日冬至日夏至日C. 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D. 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详解】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度),与7S相差约16.5度;而春分太阳直射赤道(0度),与7S相差7度;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与直射点相差30.5度,由于与直射点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春分日,其次是冬至日,最小的是夏至日,B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地方时的

8、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纬度的地方时相同B. 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C. 二分二至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D. 同一天北京的地方时比日本东京的地方时要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同,但是同一纬度上,由于经度位置不同,所以同一纬度上地方时不相同;春秋两份日时全球各地日出时间为6时;东京位于北京的东面,所以地方时东京比北京早。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13. 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的四季,北半球的春季指A. 2、3、4三个月B. 3、4、5三个月C. 4、5、6三个月D. 5、6、7三个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按气候统计标准,北温带国家一般以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

9、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4.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A. 南北温带B. 南北寒带C. 北温带和北寒带D. 热带和南温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为南北寒带,故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温带。考点:本题考查五带划分。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五带划分的基本标准即可判断。15.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 北半球B. 赤道上C. 南半球D. 回归线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根据图示水流

10、都向右岸冲刷,左岸泥沙淤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16. 关于图中四地的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角速度:乙丙甲丁B. 线速度:甲乙丙丁C. 角速度:乙丙丁甲D. 线速度:丁丙乙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四地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图示四点角速度都相等,而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排序即可,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下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

11、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该日A. 广州日出比上海早B. 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C. 该地有太阳直射现现象D. 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18.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 (100E,0)B. (140W,0)C. (140E,0)D. (100w,0)【答案】17. C 18. A【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故ABD错误。【18题详解】3月21日,该地正午物体影子为0,故判断当地太阳直射,当地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发生于当地正午12时,而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即经度位于120E西侧20.故选A项。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

12、高度和地方时计算。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春秋分日的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判断当地纬度,利用地方时的差异计算当地经度。19.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其中A、B、C分别代表A.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 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 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从图上不难看出其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域。属于短波辐射,其波长在0.154.0um。根据波长可分为三段:0.150.4um是紫外线;0.40.76um是可见光;0.764.0um是红处线。故图中的A B C

13、 三段分别对应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考点:太阳辐射及其组成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明白太阳辐射及其组成,熟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对应的波长,试题属于识记性的基础题目20.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个方面影响地球,故错;太阳辐射式地球能量源泉,太阳活动中的耀斑出现会对通信造成干扰破坏,故对;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故对;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对大

14、气降水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周期并非相同,错。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1.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的有煤 石油 核能 地热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煤、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区植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转化而形成的。核能和地热能都来自地球内部。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A. A处B. BC. C处D. A处和C处23.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 英国、墨西哥B. 挪威、芬兰C. 意大利、西班牙D. 印度、巴基斯坦【答案】22. C 23. 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22题详解】图示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是指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23题详解】极光发生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