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39356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2 分) 1默写填空(8 分)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木兰诗描写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赵翼论诗中写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zo( )热了,使 tin(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 )的世界立即变得亢( )奋了。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意明确恰当的一句是( )(3 分)A、这次语文考试,我竟把一个简单的默写

2、题做错了,这不禁让我义愤填膺,悔恨不已。B、张明这个昔日的“ 浪子 ”今天却成了企业家,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C、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将会是不可思议的。D、刘佳博士才 30 多岁,可头顶竟已是不毛之地,这是不是正应了那句“聪明绝顶”的成语呢?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往往在古诗中包含什么意思?( 1 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1 分)你还能写出一两句包含这种情感的诗句吗?(2 分)5古代诗歌背诵、默写:(10 分)1、 海内存知己,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3、 浊酒一杯家万里, 4、 姑苏城外寒山寺, 5、 夕阳无限好,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 7、 大漠孤烟直, 8、 明月松间照, 9、 小荷才露尖尖角, 10、 东边日出西边雨, 6好的文章,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2 分)示例: 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不快时,你笔下的月 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 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一)、口技(12 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4、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3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5、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会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众妙毕备:9把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 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0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写道“宾客无不

6、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见解。(3 分)(二)(7 分)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比:连续 伯乐:古代善于相 马的人 贾:同“价”,价 钱,收入。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人莫知之: 去而顾之 : 12用法与“臣请献一朝之贾”中的“之”一样的一项是:( )(3 分)A、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B、两狼之并驱如故。C、诲女知之乎? D、彼其受之天也。13、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

7、分)4三、现代文阅读(29 分)(一)阅读美丽如初,完成 14-17 题(13 分)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

8、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

9、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4横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答:_ _ _ 15.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3 分)答:_ 16第段中 “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 分)答:_ _517纵观全文,写出在文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 分)答:

10、_ _ _ (二)阅读悔的边缘,回答 18-22 题。(16 分)悔的边缘刘心武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的教养,以及他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的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感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那么多戒备?连问路也要再三验

11、证才能确信吗?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个年轻人,呼唤他:“小伙子!”那年轻人听到他的声音,回头望着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表情,他一时难以破译,总的来说,大概是无比惊讶。他就对年轻人说:“小伙子,我带你去三益大厦。最近这边修路,如果没人带路,那可能就绕来绕去找不着了”年轻人瞪圆眼睛,嘴唇嚅动着,大概是想说不用了不用了。他就又微笑告知:“我就住在这边,顺路就把你带到,跟我走吧。”他引领着那年轻人去上滚梯,那年轻人自觉地站到滚梯右侧。他心想,这就说明小伙子还有点文明习惯,大概是个外地考到北京的大学生

12、吧,去三益大厦,也许是到那里头的公司求职面试,那就更不能因为路不熟而误过约定的时间,自己带他去真是非常应该。出了地铁站,那年轻人就说:“老先生,我自己去吧。”他笑:“看见了吗?两边全是临时栅栏,谁都得从这儿过呀”转了两个弯儿,出现岔口,那年轻人说:“谢谢啦,你自便吧”他的笑容更灿烂:“自便?那你可知道该往哪边?来来来,跟我拐这边”就这样,终于走出栅栏,人流疏散开,前面已经显露出了三益大厦。年轻人刹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的样子,挺生硬地说:“行啦,别跟着我啦,我看见啦。”他本想说:“我回家也得经过三益大厦,我把你送到门口吧。”但望见那年轻人的眼神,他想,啊,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隐私权,也许,人家到三益大厦里办事,6希望能够保密呢。于是他就站住不动,指点前面说:“大厦的门朝西,拐往西边的时候,留神那地下车库里开出来的车,虽然规定车子到了出口一定要停下来,看清没有路人才能开出,可是如今就有那财大气粗的人,车子猛地往外冲,上个月就撞倒过一个民工,我正好路过那开车的还骂那民工不懂城里的规矩所以,你头回往那走,要特别小心!年轻人还没到三益大厦就停住了脚步,他猛地扭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