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37870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说明:单项选择题第1、2题和多项选择题第9题可换,保持原知识点及答案。第 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发生改变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

2、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3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若此人所受重力的大小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BGsin CGcos DGtan4下列图象能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 s不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是5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B物体在受到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3、AB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6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短B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C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小7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q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并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q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

4、小为mmgC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mgcosqD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q8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1=2m/s,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2=1m/s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v2v1A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右侧B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左侧C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D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甲乙5040 54050 19小明站在电

5、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B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10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从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沿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铅笔笔尖的运动及其所留下的痕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B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C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D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

6、,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mg-Fsin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两个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相距9m,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使它们分别以大小vA=6m/s和vB=2m/s的初速度同时相向滑行,不计物体的大小,取g=10m/s2则 A它们经过2s相遇B它们经过4s相遇C它们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8m 处相遇D它们在距离物体A出发点5m处相遇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 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

7、作答13(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问题”时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1)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通过比较 和来验证力的合成是否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在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通过下列哪个方法实现的( )F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相同长度(3)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

8、稍长一些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14(10分)如图 (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2)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使图 (c)(3)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

9、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为 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4分)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10、,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质量m;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16(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kg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取g=10m/s2求: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 弹簧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17(15分)8月中旬,代号“突击-2013”的陆军航空兵实兵演习在粤东某海域举行图为轰炸机在海平面上空进行投弹训练的示意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轰炸机飞经

11、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第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轰炸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求:轰炸机投弹时离地面的高度h;第一颗炸弹落在C点时速度的大小;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大小扬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一物理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答案BDABBCD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题号91

12、01112答案BDADBCDAC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 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6分)(1) F F (每空1分)(2)D (2分)(3)BCD (2分)14(10分)(1)A(2分)(2)交流 细线与木板平行 (每空1分)(3)0.26 0.49 (每空2分)(4)平衡摩擦力过度(或者木板垫起的角度过大)只要符合题意都对 (2分)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4分)解:(1)由图可得:a1=2.5m/s2(3分)a2 =

13、5m/s2(3分)(2)mg=m a2= =0.5(3分)F-mg=ma1 m=2kg(3分)(3)平均速度v=5m/s ( 2分)16(15分) (1)2Ncos30=mgN=10N (5分)(2)kx=Nx=0.05m (5分)(3)mgsin30= ma a=gsin300=5m/s2 (3分)方向:沿斜面向下 (2分)17(15分) (1)h= (3分) (2)v1 (2分)vy=gT (2分)Vc= (2分)(3)设飞机加速度为a,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v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v1TaT2L2(v1aT)T, (2分)而L23L1 (1分)得a ( 1分)两次投弹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sv1TaT2 ( 2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