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37862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期末考试题库.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的观点B.运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

2、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A.没有差别的同一性B.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C.包含差别的同一性D.具体同一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A.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B.对规律的辩证否定C.对规律的根本改造D.对规律的发展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3、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A.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B.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C.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D.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

4、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

5、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单项选择题答案1.D2.C3.A4.C5.D6.A7.B8. A9.A10.D11.A12.D13.A14.A15.C16.D17.B18.A19.D二、多项选择题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2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

6、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7、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矛盾双方相互排斥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

8、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抓典型”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

9、相结合”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一分为二”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6下

10、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18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D“和实生物”20割

11、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A激变论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D循环论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整体依赖于部分B部分依赖于整体C整体是部分之和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原有的性质和功能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