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37860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题文)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埃博

2、拉病毒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等非洲国家流行。该病毒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有人对此,认为中国目前尚无一例出现。云南省鲁甸地震发生在山高路陡的国家级贫困区,地质条件复杂,救援难度很大。人民解放军战士,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A 不以为意 不孚众望 鼎力想肋 B 不以为然 不负众望 全力相救C 不以为意 不负众望 鼎力相助 D 不以为然 不孚众望 全力相救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造成自然灾害或非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是地理学界与气象界的共识。摘自葛剑雄、田松关于人的尊严和尊重自然的

3、对话有删改而解放后最高只有其三分之一 人类活动往往起了加剧或延缓的作用又如地震,明朝陕西华县地震死亡数是唐山地震的4倍 黄河中游最大洪水流量发生在清朝即使气温,几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也比今天高得多 并不是人类活动A B C D 3下列诗句加点的古地名,与现代地名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A 苏州,北京,镇江,南京 B 苏州,西安,镇江,武汉;C 吴县,西安,洛阳,南京 D 吴县,北京,洛阳,武汉4理解下面漫画的主旨,选出概括恰当的一项( )A 做人要有畏惧心,时时掂

4、量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B 经营没有底线,无论什么人,必将受到严惩。C 教育讲究公平,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一定会遭到谴责。D 人为地将人分成等级,这样的制度将最终被唾弃。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语言表达5阅读下面的讽刺小品,选出结尾中最符合情节的一句(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咪咪地提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秀劲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好字,好字!请再写几个!”。A 高局长兴奋地抬起

5、头来,“好吧,那就再抄录一首唐诗吧。”B 高局长拱拱手,谦逊地说:“可不能反客为主呀,还是各位大展身手吧。”C 高局长一扬手,“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几个字龙飞凤舞,大家赞叹之余,高局长抱抱拳,“共勉共勉!”D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

6、干伟长、陈留阮瑀(y)元瑜、汝南应瑒(chng)德琏(jin)、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l)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zhi)、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chu)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n)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

7、(li)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

8、,唯干着论,成一家言。节选自曹丕典论论文6下列实词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能:擅长 B 于辞无所假 假:借用(别人的文辞)C 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胜:尽,表达 D 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 引:运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丕认为,自古以来,文人之间说相互轻视。比如傅毅就瞧不起班固。B 孔融、陈琳等 “七子”,学问全面,文辞各有特点,但要互相钦服,也是困难了C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必定花大力气才能获得的。D 所以说,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就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盖君子审己以度人,

9、故能免于斯累。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9曹丕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后自谓陶朱公。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0用“/”线给划文言文中划线处断句。(限四处)11范蠡是什么时代人?哪个国家人?12范蠡归还齐国相印的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

10、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农家颜仁郁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13公子行一诗首联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公子的,请加以说明。14简析两首诗中贵家公子的形象。15农家一诗重点写农民什么特点?评卷人得分五、句子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君子生非异也,_。(荀子劝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杜牧阿房宫赋)若夫乘天地之正,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节选)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今若许闲乘月,_。(陆游游山西村)大直若屈,_,大辩若讷。(老子)士不可以不弘毅,_。(论语)评卷人得分六、现代文

11、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不可冻结的负疚刘小枫伊利莎白是犹太波兰人。1939年纳粹占领华沙,犹太波兰人统统被送往集中营。伊利莎白只有六岁,父母已被送去集中营。一个好心的非犹太波兰人把伊利莎白藏起来。他单身一人,是个裁缝。圣诞节快到了。盖世太保开始大搜捕,裁缝需要为伊利莎白搞一张出生证明书,才能躲过搜捕。时间很紧迫,戒严的时限只有几个小时。裁缝找到一对年轻的信仰天主教的夫妇,请他们为伊利莎白出具一张假的出生证明书。这对天主教徒夫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约定好的时间,裁缝牵着伊利莎白来到法律事务所,那对年轻的天主教夫妇已经赶到了。他们看见裁缝和伊利莎白进来,那个男的站着一动不动,一双疲倦不堪的

12、眼睛紧盯着裁缝的脸。那个女的脸上显出模糊不清的犹豫。她走过来,伸手摸着伊利莎白的头,仔细地看着她,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过了好一会儿,她对裁缝说,他们很遗憾,不能为伊利莎白提供假的出生证明,因为天主教徒不能说谎、不能作假见证。裁缝牵着伊利莎白的手离开法律事务所,伊利莎白觉得走在通往地狱的路上。“不能作伪证”的道德戒律使伊利莎白唯一的一线生命的希望破灭了,她浑身发抖,紧紧拉着裁缝的手。在“不能作伪证”的道德教条与这只温暖的手之间,是伊利莎白六岁生命的生或死。在一个幼小生命生死存亡的时刻,“不能作伪证”的理由道德吗?一个幼小的生命与一个道德信条,哪一个更重要?裁缝让伊利莎白在浴池里躲藏了两个星期,

13、终于找到一位逃亡者带她逃离波兰去美国。裁缝牵着伊利莎白的手,穿过好多小巷,去找那个逃亡者。裁缝的手令伊利莎白难忘的手,牵着她走过好多黑暗的小巷。伊利莎白的生命得救了,心灵像清水染上混浊的颜色,一直被笼罩在不可说谎的道德教条对她幼小生命的欠负和一只温暖的手对她幼小生命的恩情之中。她的生活沉重不堪,童年生死经历带来的恩与欠压在心头二十几年,像一道若明若暗的光晕,窒息了她的生命感觉。她觉得,生活在欠负和恩情之中是一种伦理上的不平等。伊利莎白心灵的受伤不仅因为被拋弃,也因为自己被人救护。他人的恩典是一种债务,伊利莎白感到欠债的重负。从念中学时起,伊利莎白就想找寻裁缝和那个自称天主教徒不能作伪证的女士。那位年轻的天主教徒叫索菲娅。一天,伊利莎白在书店看到索菲娅写的伦理学著作,知道她如今是华沙大学哲学系的伦理学教授。伊利莎白决定马上去华沙找她。索菲娅老了,不是自然的衰老,是生活摧残的老。她面相祥和,看起来还葆有温爱天性,沉毅的面色中透出隐隐的慈情。索菲娅请伊利莎白到家里做客,让她住在一直为自己的儿子准备的空房中。她儿子在战争中死去了,索菲娅每天要在这间空房中放上一束补赎过去的鲜花。索菲娅对伊利莎白讲了过去的事。“二十多年来,我当时的拒绝一直折磨着我,夜里时常因梦见你而惊醒。我的一生都为那次说谎不安。这倒不是因为说谎本身,而是说谎的后果。就在我们去法律事务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