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37856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2分)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

2、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2分)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小月对着瓶口吹气,居然发出了1、2、3、4四种不同的音调(音调越来越高)以下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所对应的音调排列正确的是()A1234B4321C4132D1324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解答:解: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 丁丙乙甲,因此对应的顺序

3、为1234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3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压轴题分析: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然后分析四个选择项中的措施,两者对应得到答案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要求B、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要求C、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C正确D、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明确减弱噪声与监测噪

4、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此题容易迷惑人的地方4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实验题;压轴题;控制变量法分析: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解答:解:解:A、

5、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选C点评:此实验主要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属于基础性实验,比较容易,要学会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5(2分)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6、)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能够发声的物体不是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才是声源,分析题干中涉及的物体,是正在发声的就是声源解答:解: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发出声波,故是声源;不选A;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发出超声波,是声源;不选B;C、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出哨声,不是声源;故选C;D、手臂振动发声,是声源;不选D故选C点评:要抓住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而不是能够发声的物体6(2分)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A音色不同B

7、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离听众的距离不同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解答: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听到的乐曲是由小提琴还是竹笛演奏的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及离听众的距离没有关系故选A点评:此题要求同学们牢固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它们的因素,并能将他们正确区分开来7(2分)

8、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考点:温度.分析:对于温度单位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估测生活中一些常见或常用环境的温度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为37,不符合题意;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27,符合题意;D、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对于温度单位()的感性认识;二是对生活中常见或常用环境的温度的估测能力8(2分)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

9、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解答:解: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属于基础知识9(2分)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这是由于()A缸振动发声B听到了回声C耳朵振动发音D人说话不清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在向前传播时,若遇到大的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当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超过0.1s时,原声和回声就会混在一起,使得我们感觉声音特

10、别的响亮解答:解: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缸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起来瓮声瓮气的故选B点评: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1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ABCD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热量的计算.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实验探究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的沸点知道不管谁的质量多少其沸

11、点是不变的同时要知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解答:解:由题意知,水的沸点是T1,此时加热使其沸腾所需时间为t1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根据公式Q=cmt,则水吸收的热量增加,所以所用时间应大于t1由于大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仍为T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水的沸腾图象的识别,首先要从图中确定水的沸点和水加热所需的时间,同时要注意题中的已知条件水的质量的多少只能影响水沸腾所吸收的热量,不会影响水的沸点11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

12、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解:炎热无风的夏天,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温度很高,洒上水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再液化,变成水,自然就要放热,热量都被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防止了一部分汗液蒸发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13、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12(2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据此分析解答:解:污水杯中的水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温室罩,液化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4、,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7分)13(10分)音乐会上,演员正;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介质进行传播的,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某物体在2min内振动了24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20Hz;小明在街头噪声监测仪上看到下列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65dB;医生用超声波去除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音调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慢的缘故;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