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37449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2017-04-14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2017一、初诊患者入院检查、诊断(一)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年龄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等)有无髓外浸润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皮肤浸润、髓系肉瘤(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子学检测初级检查:PML-

2、RAR、AML1-ETO、CBF-MYH11、MLL重排、BCR-ABL融合基因及C-Kit、FLT3-ITD、NPM1、CEBPA、TP53、RUNX1(AML1)、ASXL1基因突变,这些检查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型和危险度分组的基础。次级检查:IDH1、IDH2、DNMT3a、TET2及RNA剪接染色质修饰基因突变(包括SF3B1、U2AF1、SRSF2、ZRSR2、EZH2、BCOR、STAG2),这些检查对于AML的预后判断及治疗药物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意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可以行HLA配型(三)诊断、分类AML的诊断标准参照WHO(201

3、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诊断AML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0.200。当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8;21)(q22;q2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以及t(15;17)(q22;q12)时,即使原始细胞0.200,也应诊断为AML。(四)预后和分层因素1 AML不良预后因素:年龄60岁此前有MDS或MPN病史治疗相关性/继发性AML高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合并CNSL伴有预后差的染色体核型或分子遗传学标志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2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指标危险度分级:目前国内主要是根据初诊时

4、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改变进行AML预后危险度判定3,5,6,7。具体见表1。表1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危险度分级注:a这些异常如果发生于预后良好组时,不应作为不良预后标志。DNMT3a、RNA剪接染色质修饰基因突变(SF3B1、U2AF1、SRSF2、ZRSR2、EZH2、BCOR、STAG2),这几种基因突变在同时不伴有t(8;21)(q22;q2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或t(15;17)(q22;q12)时,预后不良。二、治疗所有AML患者,可以参加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均建议首选参加临床研究。在没有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下述建

5、议进行治疗。(一)年龄60岁的AML患者1诱导缓解治疗:(1)常规的诱导缓解方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100200 mgm-2d-17 d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2 mgm-2d-13 d或柔红霉素(DNR)6090 mgm-2d-13 d。IDA和DNR的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按照下述化疗药物推荐剂量范围进行调整。(2)含中大剂量Ara-C的诱导治疗方案:蒽环类药物(包括IDA、DNR等)联合中大剂量Ara-C:蒽环类药物为3 d用药,剂量同下述化疗药物推荐使用剂量;Ara-C用量为1.02.0 g/m2,每12 h 1次,第1、3、5天或第15天。含中剂量Ara-C的HA

6、D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HT)2 mgm-2d-17 d,DNR 40 mgm-2d-13 d,Ara-C前4天为100 mgm-2d-1,第5、6、7天为1.01.5 g/m2,每12 h 1次。(3)其他诱导方案:HA+蒽环类药物组成的方案,如HAAHA+阿克拉霉素(Acla)、HAD(HA+DNR)方案等。HA为HHT(或三尖杉酯碱)联合标准剂量Ara-C的方案。化疗药物推荐剂量:标准剂量Ara-C 100200 mgm-2d-17 d,IDA 1012 mgm-2d-13 d,DNR 4590 mgm-2d-13 d,Acla 20 mg/d7 d,HHT 2.02.5 mgm-2d-

7、17 d(或4 mgm-2d-13 d)。临床工作中可以参照上述方案、药物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2诱导治疗后监测:诱导治疗过程中建议在骨髓抑制期(停化疗后第714天)、恢复期(停化疗后第2128天)复查骨髓。根据骨髓抑制期、恢复期的骨髓情况进行治疗调整。(1)标准剂量Ara-C诱导治疗后的监测:停化疗后第714天复查骨髓:a.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10%),可以考虑双诱导治疗,建议方案:中大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联合IDA或DNR的方案;FLAG(氟达拉滨+Ara-C+G-CSF)方案等标准剂量Ara-C+蒽环或蒽醌类等药物IDA、DNR、米托蒽醌(Mitox)等含G-CSF

8、的预激方案(如CAG方案:G-CSF+Ara-C+Acla)等待观察(尤其是骨髓增生低下的情况下)b.残留白血病细胞10%,但无增生低下:可给予双诱导治疗,采用标准剂量Ara-C+蒽环或蒽醌类药物(IDA、DNR或Mitox等);或等待恢复。c.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等待恢复。停化疗后第2128天(骨髓恢复期)复查骨髓、血常规:a.取得CR,进入缓解后治疗。b.白血病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的患者,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c.未取得CR,但白血病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的患者可重复原方案1个疗程;也可换二线方案。d.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恢复;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可考虑下

9、一步治疗(参考双诱导治疗的方案或按诱导治疗失败患者选择治疗方案)。(2)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的诱导治疗后监测:停化疗后第714天复查骨髓:a.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10%):按诱导失败对待。b.残留白血病细胞10%,但无增生低下:等待恢复。c.残留白血病细胞10%,增生低下:等待恢复。停化疗后第2128天(骨髓恢复期)复查骨髓、血常规:a.取得CR,进入缓解后治疗。b.骨髓已恢复,但达不到CR标准的,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c.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75岁或有严重非血液学合并症患者的治疗:(1)低强度化疗:地西他滨(20 mgm-2d-1,5 d);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小剂量化疗G-CSF(如小剂量Ara-C为基础的CAG、CHG、CMG等方案);小剂量Ara-C(20 mg,每日2次,连用10 d,46周为1个疗程)。(2)支持治疗。3诱导治疗后骨髓情况监测及对策:(1)停化疗后第714天复查骨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