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37211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公开课问题导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科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教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教学设计课题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授课教师曾淑欢班级高二(1)班教学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教学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和应用。能力目标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获取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关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教学策略1、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动物细胞融合教学中,从太空婚礼的两对新人孕育生命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动画,同时与植物体

2、细胞杂交过程联系来学习动物细胞融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用问题导学法来完成整个动物细胞融合相关知识的学习。2、 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能力单克隆抗体的教学,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创造性地解决本节的重难点。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媒体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太空婚礼”导入新课】 2002年12月30日, 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婚礼”首次在神舟四号飞船上举行,植物细胞“新人”黄花烟草和革新一号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动物细胞“新人”是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

3、瘤细胞,两批新人同时在 “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设问1、新人一:它们的婚礼流程是怎样的?爱情结晶是什么? 设问2、新人二:那它们的婚礼流程又是怎样的?爱情结晶会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题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回忆植物细胞杂交过程创设意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通过动画来认识动物细胞融合的具体过程。讲授新课:一、动物细胞融合1过程播放动物细胞融合的动画提问:(ppt展示问题)1、动物细胞融合时需要进行去壁处理吗?为什么?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引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2)

4、: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归纳仙台病毒作为诱导剂时的特点。3、 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 4、 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原理)?学生观看动画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无需,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酶解法,如纤维素酶或果胶酶)2:离心、电激等物理方法;PEG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1):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2):因为不灭活的病毒会感染细胞,而不能诱导细胞融合3:不能 4: 细胞膜的流动性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学生应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过渡:这就

5、是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2概念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是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叫细胞杂交。强调:“2个或多个动物细胞”“1”、“杂交单核细胞”,而非动物个体。完成动物细胞融合概念的要点填空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4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意义: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至今种间、属间、科间,甚至动植物之间的细胞融合都已经获得了成功。细胞融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及生物新品种培育等领域。但此技术有一项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完成相关要点填空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和应用比

6、较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融合ppt展示表格完成比较表培养学生应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过渡:我们发现动物细胞融合最有价值的应用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那么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单克隆抗体”的内容。二、单克隆抗体复习提问首先让我们一起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抗体本质是什么?2、由什么细胞产生的?3、怎样产生?学生回忆旧知识。回答问题:1、免疫球蛋白2、效应B细胞(浆细胞)3、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的。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过渡:那么传统生产抗体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复习提问ppt展示传统制备看抗体

7、的方法:设问:传统方法生产的抗体有什么缺陷?为什么?归纳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产量低、纯度低、并且特异性差、灵敏度低。学生思考回答: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的抗体。这种方法生产的抗体产量和纯度都很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原因是所抽取的抗体不单一。“温故而知新”,复习已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那么我们如何克服这个缺陷,生产从高产量,高纯度,特异性强的抗体呢?1、过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要点、运用的技术手段、原理、优点、应用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探索,终于在1975年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成功地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们选择了小鼠B

8、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来做实验。设问1、为什么科学家选择这两种细胞?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设问2、那么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会怎么样?设问3、这种杂交瘤细胞能符合(满足)我们的需要吗?科学家具体是如何利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展示的几个问题。1、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什么?2、诱导其融合的方法有哪些?3、(只考虑两两融合) 筛选得到的是哪几种细胞?4、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是否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如何筛选得到所需的杂交瘤细胞?5、用什么方法增殖所得的杂交瘤细胞?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肿瘤细胞可以无

9、限增殖。两两融合可以形成杂交瘤细胞,既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又可以在体外大量增殖。可以1、获得特定的抗体2、物理法、化学法、 生物法(灭活病毒)3、多种杂交瘤细胞4、不是,因为当时因为脾脏内有很多的B细胞,而且其能产生的抗体不同。利用抗体检验和克隆化培养。可以将筛选所得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中或在体外大规模的培养。如何在小鼠腹水或培养液中提取。学生对比自己的回答检查是否正确。培养学生阅读以及识图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科学研究需要创新的意识和合作精神、以问题的形式完成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要点、运用的技术手段、原理、优点、应用的学习。学生思考回答知识体系化,便以掌握。课堂小结一、动

10、物细胞融合 1、过程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3、诱导方法(物理、化学、灭活的病毒)4、意义(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5、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1、制备过程:注射抗原的目的和两次筛选的目的2、原理:3、技术:4、优点:产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5、应用:课堂练习ppt展示作业金榜学案p18-20页板书设计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一、动物细胞融合 1、过程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3、诱导方法:物理、化学、灭活的病毒4、意义: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5、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1、制备过程:注射抗原的目的和两次筛选的目的2、原理:3、技术:4、优点:产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5

11、、应用:课堂小结一、动物细胞融合 1、过程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3、诱导方法(物理、化学、灭活的病毒)4、意义(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5、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注射抗原的目的和两次筛选的目的)2、优点(产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3、应用课堂练习ppt展示作业1、列表比较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融合2、金榜学案p15-16页板书设计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一、动物细胞融合 1、过程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3、诱导方法(物理、化学、灭活的病毒)4、意义(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5、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注射抗原的目的和两次筛选的目的)2、原理3、技术4、优点(产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5、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