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372041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文秘)秘书文化学考试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561)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秘书文化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秘书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在秘书学科的发展中形成的,是为全面提高秘书人员的素养和水平,拓宽秘书学的研究范畴、帮助提高秘书专业应考者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 秘书文化学的开设目的:通过了解、学习、研究与秘书文化相关的知识,使秘书人员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秘书精神、职业道德,培养秘书人员的人文精神,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文化传统的理解,构建本土化的秘书文化,并通过秘书文化主体的能动介入和时代精神的渗透去丰富、充实秘书文化的内涵,使传统秘书文化的精华获得新的生机。同

2、时,通过学习秘书文化学,拓宽应考者的视野和知识面,厚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应考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应考者的欣赏水平、鉴别能力,以期不断自我完善,并为秘书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秘书文化学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蓝本,把儒家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其间,力图思考秘书文化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秘书的职业道德分层次阐述,既论述了中国古代秘书常备的职业道德,又论述了优秀秘书职业道德的标准。课程从时代的视角出发,着力弘扬秘书文化与秘书精神,并从文化的多元性的原则出发,挖掘秘书文化的内涵与营养,为培养综合性的秘书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秘书文化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命题要求、社会悬赏和应考者自学,

3、应该充分体现学科“文化”的特点,注意与中国公文发展史、中国秘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课程区别开来,确保应考者在充分认识中国古代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基础上,对与秘书工作相关的各种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本课程应该具有的相关知识基础为: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秘书史、中国官制史、中国通史。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秘书文化的内涵 1、识记文化的概念; 2、识记秘书文化的四个要素:物质要素、社会要素、思想要素、制度要素; 3、理解秘书文化四个要素的具体内涵; 4、理解研究秘书文化的目的意义; 5、识记秘书文化的功能; 6、理解并分析秘书文化的记录功能

4、、教化功能、管理功能、调控功能; 7、识记秘书文化的调控功能实现的途径,并能结合历史上的秘书工作的事例掌握秘书文化的调控功能; 8、识记广义的、中义的、狭义的秘书文化的概念; 9、识记并了解秘书文化固有的文化特征的具体内容; 10、了解新暑期研究秘书文化的原因; 11、掌握我国新时期秘书事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秘书文化与秘书的定义和起源 1、识记并了解关于秘书定义的五种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识记秘书“助手说”、“参谋说”、“工作人员论”、“职务说”、“比喻说”; 3、分析秘书定义一种观点的具体内容和得失所在; 4、识记秘书定义的正确理解和特征; 5、识记、理解、区别“秘书”一词词义的

5、演变; 6、了解国外对秘书含义的理解; 7、了解秘书工作的主要范围; 8、识记就聘用关系和秘书承担的工作性质对秘书进行的分类; 9、识记、理解、区分秘书工作的特性及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0、识记、理解、区分秘书工作规律及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1、识记、理解、区分参谋论首脑幕府定理; 12、识记、理解、区分集成论事要枢密定理; 13、识记、理解、区分广义论信息取决定理; 14、识记、理解、区分理事论全能总管定理; 15、区分参谋论首脑幕府定理、集成论事要枢密定理、广义论信息取决定理、理事论全能总管定理的区别; 16、识记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包容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等; 17、从秘书文化的

6、角度理解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处理方法; 18、识记“新三条原则”、“三服务”、“四个转变”的概念; 19、识记并运用秘书工作的基本方法; 20、认知秘书的起源与上古宗教的关系; 21、识记、认知、理解并能准确认识秘书由物到人,再由人到机构的发展演变的五个阶段。 第三章 秘书文化的精神内核 1、识记秘书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含义; 2、理解秘书双重人格形成的原因和基本内容; 3、识记秘书的“有为”和“崇德”的含义; 4、理解刚健有为思想作为秘书文化基本精神的原因; 5、理解秘书文化中秘书“尽忠”、“不仁”思想的内涵和实质; 6、识记谏官的名词、来源、中国古代谏官的分类; 7、理解并分析中国秘书文化的精神内

7、核; 8、能结合中国古代具体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事例分析中国古代秘书文化的精神内核。 第四章 秘书文化与入幕佐治 1、识记幕友、幕宾、幕僚的概念; 2、识记并了解幕友的由来; 3、理解“士”进入秘书队伍的原因和作用; 4、识记、理解战国时代秘书选拔制度的三条途径; 5、识记首辅制; 6、了解秦汉以后各朝代秘书选拔的主要制度; 7、能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方法分析古代秘书选拔制度的优劣得失; 8、区别幕友与幕僚; 9、识记绍兴师爷; 10、识记并了解明清之际师爷的主要工作职责; 11、识记、理解、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幕友与主官的种种关系; 12、识记胥吏的概念,理解并分析幕友与胥吏的关系;

8、 13、理解并分析幕友职业的种种行为方式; 14、能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事例分析幕友职业行为方式并对此加以评价。 第五章 幕友心态与秘书文化 1、理解并分析秘书科考与幕友的关系; 2、分析科举考试对幕友心态的影响; 3、识记秘书角色的概念; 4、识记秘书角色与社会心理效应的关系; 5、识记秘书角色行为的下面心理效应; 6、识记秘书角色行为的负效应; 7、分析秘书角色行为的正面心理效应; 8、分析秘书角色行为的负效应; 9、识记秘书角色行为的角色混淆; 10、分析秘书角色行为的时代特征。 第六章 秘书文化与酒茶文化 1、分析秘书文化与酒文化的关系; 2、识记斗酒学士; 3、结合具体的秘书

9、人员和秘书工作事例谈谈酒文化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4、分析秘书文化与茶文化的关系; 5、识记秘书茶文化; 6、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与秘书工作事例分析秘书文化与茶文化的关系。 第七章 秘书文化与秘书职业守则 1、识记秘书职业道德的概念; 2、识记“秉笔直书”职业规范; 3、了解秘书“秉笔直书”职业规范的类别、形成原因、形成过程; 4、分析秘书史官坚持直笔的原因; 5、理解、分析秘书直笔精神的文化价值; 6、区别直笔与曲笔; 7、分析古代秘书落笔成文的原因和特点; 8、理解并分析古代秘书“保密奉廉、敬业爱岗”的内涵; 9、了解并分析秘书职业守则; 10、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与秘书工作事例分析秘书文化与秘

10、书守则的关系。 第八章 秘书文化与汉字结构 1、理解仓颉造字传说所蕴含的秘书文化; 2、识记汉字演变的过程和大致内容; 3、理解汉字的演变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4、识记甲骨的概念; 5、识记金石的概念; 6、识记简牍的概念; 7、识记帛书的概念; 8、识记并了解甲骨文书载体的具体内涵; 9、识记并理解我国古代文书载体; 10、理解古代文书载体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1、识记并理解、分析秘书文化与文献的关系; 12、识记并理解古代秘书常用的书编体式; 13、识记简策体式; 14、识记卷轴体式; 15、识记折叠体式; 16、识记册页体式; 17、识记并理解册页体式的几种形式; 18、理解、记忆并分析我

11、国古代文字冤情与秘书文化的关系,并谈谈自己对历代文字狱的看法。 第九章 秘书文化与汉字书法 1、识记并了解我国古代的书法家兼秘书家所处的朝代、主要成就; 2、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书法的流变及代表人物; 3、了解并分析我国古代书法流变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4、识记从秘书的个性划分的秘书种类; 5、理解并分析书法意境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6、识记书法意境; 7、识记书法内蕴; 8、了解并分析书法意韵与秘书文化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十章 秘书文化与文房四宝 1、识记秘书砚文化; 2、实际秘书墨文化; 3、实际秘书笔文化; 4、实际秘书纸文化; 5、理解并分析笔、墨、纸、砚与秘书文化的

12、关系。 第十一章 秘书文化与秘书成长 1、识记顺势成长; 2、分析顺势成长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3、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与秘书工作事例谈谈顺势成长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4、识记蓄积成才的概念; 5、识记秘书人员合理的知识结构; 6、分析蓄积成才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7、识记秘书德才兼备的具体内容; 8、分析秘书德才兼备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9、分析秘书自我完善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0、分析恪守信用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1、能结合具体的秘书人员与秘书工作事例谈谈秘书成长与秘书文化的关系; 12、分析秘书成长的文化内蕴。 第十二章 秘书文化与秘书思想 1、识记孔子秘书思想的主要内容; 2、了解孔子对秘书工作

13、的主要贡献; 3、识记秘书五种品德; 4、分析孔子在秘书理论与秘书实践上的成就和贡献; 5、谈谈自己对孔子秘书理论与秘书实践成就的看法; 6、识记“先质而后文”; 7、理解、分析老子、墨子的秘书思想的具体内容; 8、谈谈对老子、墨子秘书思想的评价; 9、识记、理解并分析屈原对楚国秘书事业的贡献; 10、理解并分析屈原的秘书思想; 11、识记孟子提出的秘书道德的四个境界; 12、识记孟子提出的秘书道德的四种修养方法; 13、理解、分析孟子秘书思想的内涵; 14、识记韩非的“以法为教”; 15、理解、分析荀子对秘书事业的主要贡献; 16、理解、分析韩非对秘书事业的主要贡献; 17、识记为吏之道; 18、理解并分析为吏之道的秘书思想; 19、理解并分析毛泽东的秘书思想; 20、理解并分析刘少奇的秘书思想; 21、理解并分析邓小平的秘书实践活动的特点; 22、理解并分析邓小平秘书思想的具体内容。 、有关说明的实施要求: 本大纲规定的课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