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

上传人:从** 文档编号:12637183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暂行条例第一章 总则为加强*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工作,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条例。本暂行条例所称的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秘密保护工作实行依法管理、风险控制、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第二章 秘密保护范围我公司秘密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交易秘密:包括多晶硅产品、各种生产所用原辅料的产、供、销渠道,客户名单,买卖意向,成交或商谈的价格等信息; 2、经营秘密:包括生产经营方针,投资决策意向,商业计划,市场分析等信息;3、管理秘密:包括管理方

2、法、人事资料、工资薪酬资料、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等信息;4、技术秘密:包括生产工艺、物料配比、反应条件、设备信息、各种技术图纸、技术革新、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等;5、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财务凭证、财务数据等相关信息;6、其他信息,包括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等。秘密保密信息载体包括所有载有、显示、披露保密信息的文件、表格、磁盘、电子文件及其他资料、物品等。以无形形式表现的上述信息也属保密信息范围。企业商标权利保护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专利权权利保护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三章 保密管理机构及职责 *新能源有限公司秘密保护管理工作由*有色金

3、属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各级保密管理机构依法组织开展秘密保护教育培训、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保密细则制定等工作。生产技术部代表新能公司执行秘密保护的执行工作,严格要求各车间做好保密工作,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各车间负责本车间的生产技术资料的保密管理工作,严禁资料外泄。第四章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根据泄密会使企业的权利和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确定为普通型“秘密”和较高保密要求的“机密”两级。密级标注统一为“秘密”、“机密”。 文件标明保密期限的,以标明的日期要求为保密期限;未标明保密期限的,视同保密期限为“长期”;所有“机密”的保密期限皆为“长期”。公司根据工作需要严格确定秘密知悉

4、范围。知悉范围应当限定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并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含有保密条款,明确保密范围、保密义务、保密期限、保密责任等内容。参与公司特别重大项目的相关人员应向公司出具保密承诺书。因工作需要向各级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秘密资料,应当以适当方式向其明示保密义务。所提供资料和信息,由业务部门拟定,经公司负责人审批后对外提供。 为保护公司秘密,根据是否必要,公司有权要求接触公司秘密离职的员工订立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相关责任、义务。公司订立竞业限制协议需报总部人力资源部审批。 公司应当对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

5、等过程实施控制,确保秘密载体安全,建立秘密资料标签、存档管理及复制、查看、外借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秘密文件的保管工作。 公司应当加强涉及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讯及办公自动化等信息设施、设备的保密管理,保障秘密信息安全。公司应建立下列反泄密管理措施:1、 对外宣传、文章发表审查要求。对外资料一定要先经过生产技术部的同意方可对外宣传;核心信息必须经公司负责人审核。2、 外出参观、展览审查要求。对其他公司的先进技术、相关资料的学习必须征求对方的同意,避免出现保密工作上的分歧,影响本公司形象,给本公司造成损失。3、 外来访问参观接待要求。对外来参观人员进行信息甄别及参观权限设置;参观区域必须有人员全程

6、陪同,不允许参观人员厂区内私自走动;不允许参观人员厂区内拍照,必要时对参观人员进行电子通信设备的暂存保管。4、 保安保卫、电子报警等安全系统管理要求。生产、生活区布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及电子报警系统,定时查看,对可疑情况及时调看监控取证。5、 办公废纸、废品及工业垃圾销毁管理要求。牵涉到秘密的办公资料需进行销毁处理,不能让信息扩散。6、 信息发布管理要求。各车间建立的微信群只用于发布车间相关的通知类信息,牵涉到运行参数、产品质量信息的内容只能在车间内部的钉钉群发布,对离职人员要进行定期清理。严禁在社交平台发布与公司生产相关的信息,包括装置设备图片等。7、 分析数据管理要求。分析数据建立不同的钉钉群

7、,群内人员进行相应的限制。钉钉群如下:动火及受限空间作业分析数据群、常规水样分析群、置换样分析群、过程原料分析数据群、多晶硅成品质量分析群。8、 学习资料管理要求。各车间的学习资料应进行严格的管理,严禁将设计院给的PID图随意拷给员工,普通员工手中不能有设计文件。对离职人员要进行资料回收,严禁离职员工将公司资料带离公司。9、 严禁串岗的管理要求:严禁员工在不同的工艺岗位之间串岗;严禁非本岗位员工打探本岗位生产信息;严禁岗位人员向非本岗位人员泄漏生产信息。10、 中控室来访人员管理要求: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中控室;严禁无关人员私自调取生产运行曲线;严禁无关人员拍摄生产数据报表、运行控制画面等。11、

8、 仪表工程师站及机柜间人员管理要求: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仪表工程师站及机柜间,如因工作需要确需进入,必须由仪表人员陪同;来访人员不能对运行设备进行任何操作;来访人员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拍摄运行参数;来访人员工作结束必须立即离开,不得逗留;仪表工程师站及机柜间必须安装监控设备,对人员及设备进行监控。12、 办公电脑加密管理要求:办公电脑必须设置密码,人员短时离开办公电脑必须关闭锁屏、关闭显示器,长时间离开必须关机;严禁非本岗位人员使用办公电脑。13、 公司内部文件流传必须加密的管理要求:电子版文件流传必须加密发送,OA发送信息流程仔细检查,信息接收人控制在有效范围;纸质版文件流传必须使用文件袋封存,点对

9、点进行交接,减少中间环节;文件涉及到敏感技术问题必须经公司负责人同意方能流传。 公司发现秘密被盗、遗失等事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泄密事件于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报告公司负责人;特别重大泄密事件,应于发现之时起24小时内报告总部。 当地行政、事业、司法等机关因行政调查、协助执行等原因,要求公司配合提供资料涉及保密信息的,公司应立即报告总部审计法务部,由总部评估法律风险后,公司方可根据总部指示予以依法配合;必要时由总部委派法律等专业人员参与相关调查或协助程序。公司仅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范围内提供相关资料及信息。 公司对侵犯本单位秘密的行为,应及时采取法律行动,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

10、失。 第五章 奖励与惩处 对秘密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或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可以予以表彰和奖励。因管理不严造成泄密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1、未经许可,私自对外宣传、文章发表的造成泄密的,对当事人处以1000元/人罚款。2、外出参观、展览审查不严造成秘密纠纷的,当事人负责赔偿对方损失,可以向公司法务部门寻求帮助。3、对外来参观人员信息甄别不严造成泄密的,对接待人员处以500元/人罚款;对外来参观人员厂区内随意拍照不加制止的,对接待人员处以1000元/人罚款。4、因保安保卫、电子报警等安全系统故障无法对生产现场及保密场所有效监控,无法进行监控取证的,对信息部责任人处以500元/次罚款。5、废弃

11、办公资料未进行有效销毁造成泄密的对废弃办公资料处理人员处以200元/次罚款。6、违反信息发布要求,在微信群发布运行参数、产品质量信息的,对当事人处以200元/次罚款;对群内离职人员未定时清理的,对群主处以200元/人罚款;在社交平台发布与公司生产相关的信息,包括装置设备图片等的,对当事人处以1000元/次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7、分析数据严格保密要求,向无关人员泄漏分析数据的,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人罚款。8、车间负责培训人员随意将设计PID图拷给员工的,对培训负责人处以200元/人罚款;对离职人员学习资料未进行回收的,对培训负责人处以500元/人罚款。9、未经许可,私自串岗的,对当事

12、人处以200元/人罚款,考核属地车间值班人员处以200元/人罚款。10、未经许可私自进入中控室的,对当事人处以500元/人罚款;无关人员私自调取生产运行曲线,拍摄生产数据报表、运行控制画面等的,对当事人处以1000元/人罚款,同时对所在车间值班人员处以500元/人罚款。11、未经允许私自进入仪表工程师站及机柜间的,对当事人处以500元/人处罚;来访人员私自对运行设备进行操作的对当事人处以1000元/人处罚,对仪表监护人员处以500元/人罚款;来访人员工作结束仍长期逗留的,考核当事人500元/人。12、办公电脑因未加密或私自允许非本岗位人员使用办公电脑造成泄密的,对当事人处以500元/人罚款。13、内部流传文件未按要求进行加密的,对信息发送人处以200元/次罚款,涉及敏感技术问题未经公司负责人同意即进行流传的,对信息发送人处以1000元/次罚款。 14、泄露或者非法使用秘密之本单位员工,公司有权要求其赔偿全部损失;若公司认为损失难以计算的,也可选择参照责任人月均收入的12到24倍计算;情节严重时,公司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