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2637079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哲学是有党性的,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上( )。(分数:1.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D.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和斗争解析:2.有人认为人脑中“鬼”“神”的意识就是人脑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其错误在于( )。(分数:1.00)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解析: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

2、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分数:1.0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解析:4.“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分数:1.00)A.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解析: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分数:1.00)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B.科学的实践观点C.意识的能动性原理D.人的本质的观点解析:6.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

3、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分数:1.00)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矛盾的斗争性高于矛盾的同一性解析:7.由事物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分数:1.00)A.主要矛盾B.次要矛盾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次要方面解析: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1.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解析:9.辩证的否定的

4、实质是( )。(分数:1.00)A.“扬弃”B.拋弃C.克服D.保留解析:1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分数:1.00)A.方向和趋势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解析: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分数:1.00)A.实践的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C.辩证的观点D.唯物的观点解析: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分数:1.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解析:13.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分数:1.00

5、)A.概念B.判断C.表象D.推理解析:1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分数:1.00)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解析:15.大众心理影响经济形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分数:1.0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解析:1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分数:1.00)A.核心价值体系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政治法律思想解析:17.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6、)。(分数:1.00)A.社会革命B.社会基本矛盾C.人口因素D.科学技术解析:18.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分数:1.00)A.杰出人物B.人民群众C.社会改革D.阶级斗争解析:19.“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是指主体( )。(分数:1.00)A.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社会制度B.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C.在既定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的选择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解析:20.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7、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分数:1.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析:21.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分数:1.00)A.我国社会的性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在新世纪的阶段性特征D.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解析:22.1992 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而进一步指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能是( )。(分数:1.00)A.消除两极分化B.消灭剥削C.实现共同富裕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析:23.改革的性质是( )。(分数:1.00)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计划

8、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解析:2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稳定是( )。(分数:1.00)A.目的B.动力C.基础D.前提解析: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战略目标是( )。(分数:1.0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严治党解析:2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分数:1.00)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以外向经济为主C.保证国家安全D.以我为主解析:27.我国的政体是( )。(分数:1.00)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D.民主集中制解析:28.台湾问题是( )。(分数:1.00)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B.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C.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D.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越解析:2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分数:1.00)A.加强民族团结B.维护世界和平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解析:30.2016 年 9 月 4 日至 6 日,在中国杭州举办的(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分数:1.00)A.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C.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D.博鳌亚洲论

10、坛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分数:2.00)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解析:3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六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分数:2.00)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解析:3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

11、辩证统一,会导致( )。(分数:2.00)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怀疑主义解析:3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是( )。(分数:2.00)A.社会安定B.人民幸福C.民族振兴D.国家富强解析: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勤劳、节俭、勇敢、理性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8.00)36.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分数:18.00)_

12、正确答案:(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各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极不平衡。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

13、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如果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具体说来,第一,国有经济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二,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之,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42.00)材料 1:我们用了 30 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13 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