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精彩书摘.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37032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传心录》精彩书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学传心录》精彩书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传心录》精彩书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传心录》精彩书摘.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医之法,切不必先问人。盖人之医学有浅深,学问浅者,固不必言。学问深者,不独少见,即偶有运通,时医盛行之际,酬应纷繁,万不能对人闲谈半语,而且吝教者居多。即遇一肯教之人,再兼相好,而医道深繁,所谓一部大清律,从何处讲起。即告之者,未尝不谆谆,而听之者,究属茫茫,有何益也?古书其在,不若买来细细先看二三遍,俟胸中精明,然后将不明处摘去求人指点。指点者,亦不过脉之浮沉迟数,必须口诀手授,此外,药性治法,书载甚明,不必屡取人厌。盖书即是好先生,胜如请教人万倍,免取人厌也。即有力之家,延师在堂,亦不过指点而已,仍靠自读自思,以听学者之疑问而自悟,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一、先将我寄来抄本传心录一册,

2、共计八十八章,将开首十四章先读熟。用药传心赋一篇,读之药性大概便知矣。治病主药诀一篇,读之即知每病主药。引经药二行,盖百病各有经络,药材众多,非所引药,则众药无所依归,反致生害,譬如同众拜客,无人做引,终不能入其室中,所谓无针不引线也。诊脉传心诀,读之则知脉之名体,并轻重、缓急、虚实、外表内里,至于“九道主病”脉一条,人犯此脉,便难治矣,其详在难经图注内。诊脉总要一条,读之举手按脉,即知其病症矣。诊脉六法一条,读之即知各部之脉,应该何如?方为不病,如若不符,即知各部所患何病。三部总看歌一条,读之则知三部相同之脉,便知犯何病症矣。发言须当理一条,每见初学之人, 出门与人诊脉,不知何病,开口便说何

3、病,一说不着,便见人笑,而自绝其路矣,此冒失之过也。汤头歌要旨五章,共五条,如脉息略明,病状已得,药性初知,而不知古人一定之方,随时加减,是舍绳墨而意裁曲直,弃权衡而手揣轻重,终于错谬。盖古人定方,必先诊脉,知系何脏腑、何经络之病,即应用何经络之药,每方必有君臣佐使以配合,而药味中,一经炮炙,便尔更变原性,或方中之药,各有相犯、相忌、相助,岂可乱用?故必斟酌尽善,始定成方, 以为加减,垂示后学,以为准绳。若使药性不熟,不知加减,诊脉而后,举目茫然,不知作何立方也。病因赋一章最妙,人犯病症,一经外现,茫然不知其病因何而得,亦不知何脏腑、何经络受伤?倘看脉后,人间因何而得?系何脏腑经络所致?如何答

4、应?即使权为含混,而旁有知医之人,则窃笑矣,更有怒容相对者,尚欲行耶。故此篇一熟,一见便知,最为简明而概括,不独医人,而自己倘觉有病,亦知其何因,庶不为庸医所害耳。以上自用药传心赋至病因赋,不过十四章,数日可熟, 以下七十四章, 皆以病因赋内,每一句为题,分病原洽法成为一章,其用药汤头,犹恐人不能记忆,将一方各药练成五言绝句,亦甚便易,如能熟知更妙,或不能熟,常常读之, 自能入腹。药有三百余味,此本分寒、热、温、平四种,共计一百四十六味,虽缺半未全,而首面上之药,亦可足用,间有药性不能尽列,而药性之大概已具。古人精义,为医学大纲,系属秘本,并无坊刻,熟此一本,出而应酬,不知错谬矣,切不可与人看

5、见,致外人抄去,或为人窃取也。二、再看图注难经脉诀一部,计四小薄本。医之一道,必先详知脉理,脏腑经络,五行生克,此书专讲脉络,其中有图、有注解,唯诊脉入式歌、五脏歌、七表、八里、九道、下指诊脉歌,皆七言绝句,读之为妙。其余常读,便顺口入腹,至内中卷三一本, 难经有细注,可与第一卷难经图,两本摊于案上对看自明。三、再看汪讱庵本草备要一部, 四五薄本,专讲药性,至后另有汪讱庵先生医方汤头歌括一薄本,每一汤头仅四句为一方,而四句之内,有一治病之要,亦医家必须熟读。方共三百有零,分为二十门,亦颇易读,譬如七言绝句,三百首也,至于古方虽多, 岂能个个讲明,只就伤寒坏症病内,最难措手之方,选四五个,以参悟

6、其用药之方,则不烦而心得矣。四、再看汪讱庵所注医方集解一部,专载古人陈方,讲明古人因病立方,用药精义,而且分明补益、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共二十二门。凡补益等名目下,各有细注,而各方亦有细注,虽不必读,不可不静心,三复细看也。至脉之生死,与所现之症候,有相合者,为脉症相合,照汤头加减立方自易。至有脉如此,而所现之症如彼,是为脉症不符,凡脉与症不符者,病多难治。盖究不知所患何症,未便冒昧以投药。或舍脉从症,舍症从脉,必有依据,故此医方集解一部,不可不细玩也。四时之脉,各有不同。男女老弱,亦有不同。如春见冬脉,男见女脉,老见少脉,大不相同,有不病而脉见死,或数年,或数月,或旦夕,俱可断,难经 内图注最详。左手脉三部,心、肝、肾为脏,小肠、胆、膀胱为腑,脏属阴、腑属阳,此谓三阴三阳。右手脉三部,肺、脾、命门为脏,大肠、 胃、三焦为腑。诊脉须将二、三、四指甲剪去, 以便诊脉,盖人之指尖最灵,用指尖直督向下,按之则脉中动静虚实,无微不到。若用三指平按脉上,则不得脉中之细微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