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37011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缺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庶几(j)疾首蹙安页 () 羽旄(mo)B沼(zho)上 灵囿(yu) 麀(yu)鹿C於(w)牣 朝儛(w) 琅邪(y)D省(shn)耕 睊睊(jun) 作慝(t)【答案】C(A几:j,B.囿:yu,D省:xn)2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好乐甚(很,非常)疾(疾病)首蹙安页顾(环视)鸿雁B庶民攻(攻打)之与民偕(一块儿)乐春省(视察)耕C述职(职责)夏谚(谚语)吾王不豫(犹豫)D为诸侯度(法度,标准)忘反(同“返”)乐酒无厌(同“餍”,满足)【答案】D(A疾:痛,B攻:制造,D豫:出游,特指帝王秋日出巡)3下列句子中的

2、“见”,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庄暴见孟子 B暴见于王C孟子见梁惠王 D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E见羽旄之美 F就之不见所畏焉【答案】EF(EF都当“看见”讲,A拜见,B召见,C进见,D接见)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C不若与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可得闻与闻寡人之耳者【答案】D(A极:名词,相当于“极点,这里指坏的极点”/程度副度,相当于“尽情享受”B疾:病痛/厌恶C与:介词,相当于“跟”/动词,可译为“结交”D闻:使听到)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老吾老,以

3、及人之老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见牛未见羊也【答案】D(A前“王”为名词“大王”,后“王”作动词“称王”B项前“老”为形容词作动词,“尊重老人”,后“老”是形容词作名词,“老人”C项前“乐”为“欣赏音乐”,后“乐”为“快乐”D均为“看见”)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直好世俗之乐耳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D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答案】B(例句与B都当“只,仅仅”讲)7下列句子中的“乐”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独乐乐,与人乐乐B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C与少乐乐,与众乐乐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答案】CD(CD

4、都是“欢乐”的意思,A欣赏音乐,B音乐,E以为乐)8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述职者,述所职也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B巡狩者,巡所守也C浴乎沂,风乎舞雩D由也兼人,故退之【答案】C(例句和C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

5、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9下列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则”字不同,两个“今”字也不同B两个“则”字相同,两个“今”字也相同C两个“则”字相同,两个“今”字不同D两个“则”字不同,两个“今”字相同【答案】A(两个“则”字不同,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那么,就”;后一个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就”两个“今”字也不同,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如果”;后一个可翻译为“今天、现在”)10下列句子按句

6、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他日,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不若与众今王田猎于此何以能鼓乐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C/D/【答案】D(为被动句;为状语后置句;是省略句;是宾语前置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B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D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答案】C(A项,“妻子”,古义为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女两个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B项,“其实”,古义为他实际上,今义为实在、确实D项“殷勤”,古义指关切、问候,今义为热情而周到)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以欣赏音乐和田猎为例,先说不与民同乐会遭百姓厌弃,再谈与民同乐就会得百姓爱戴,形象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B孟子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发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C孟子以对话的形式切入论题,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与感染力D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完全符合当今构造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我们要彻底继承下来【答案】D(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他的局限性,其“与民同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他心中理想的封建秩序)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