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26363707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5.30)1. 在余秋雨的散文洞庭一角中,被看做“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的是( )。(分数:2.50)A.人文关怀B.科举制度C.贬官文化D.山水情怀解析:理解类试题,属文章内容理解类知识考查。洞庭一角是现代散文35篇之一。答案是贬官文化。洞庭一角为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贬官文化”就出自其中。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到: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

2、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熟悉课文即可作答。2. 文学的趣味是朱光潜的文章,以下不属于该文观点的是( )。(分数:2.50)A.对于一章一句的欣赏可以见出一个人的一般文学趣味B.文艺上的好恶和道德上的好恶往往不同,它更加强烈深固C.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D.要弥补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解析:理解类试题,属文章内容理解类知识考查。文学的趣味是一篇重要课文,美学大师朱光潜谈文学欣赏趣味的一篇文艺论文,和道德观没有关系,大纲规定的35篇之一。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和“精

3、神上的短视”,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3. 以下关于林语堂的失败了以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50)A.以自我为中心,格调闲适B.构思精巧,立意新颖C.语言精辟,富有哲D.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解析:理解类试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35篇之一。林语堂是闲适派散文作家,但这篇文章是励志文。在人生态度上,林语堂所欣赏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提倡“悠闲的情绪”、“快乐的哲学”。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

4、的小品文,这在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生活的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是,林语堂的思想包括他的人生观是复杂的,他在心目中欣赏着“闲适”、艺术的生活方式,而现实生活中却不倦地钻研学术、勤奋地著书笔耕。他在生活中的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失败了以后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作者认为:失败的时候最能测验一个人的品格。他指出,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就是“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战取胜利”;“倾跌算不得失败,倾跌后而站立不起来,才是失败”;“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层层失败”;“对于那自信其能力,而不介意于暂时的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从这些看法中,可以归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在失败了以后,

5、应当“加倍的坚强”,要“立刻站立起来,“永不屈服”。4. 聊斋志异是一部( )。(分数:2.50)A.散文篇集B.短篇小说集C.戏曲故事集D.民间故事集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外国文学常识考查。蒲松龄,清朝人。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5. 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 )。(分数:2.50)A.人文主义者形象B.理想主

6、义者想象C.行动主义者想象D.利己主义者想象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外国文学常识考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表现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蔑视封建神权,大力赞美和宣扬人的伟大、尊严、自由、平等的个性解放。集中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伟大与神圣的歌颂,对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自然本性的渴望与追求。以伟大的人取代伟大的神,以人性取代神性;人的地位从神的附庸变成为万物的灵长,这是较之于以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强烈抨击揭露黑暗现实,同时表现出对

7、于理想生活的憧憬。课文中长长的独白就有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抨击。6.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 )。(分数:2.50)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解析:语言类试题,文言实词的考查。“书”是古今异义字,书的古义有上书、记载、书写、书籍、书信等,此处指“上书”。7. 我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分别为( )。(分数:2.50)A.“义”和“礼”B.“道”和“德”C.“道”和“仁”D.“智”和“仁”解析:识记类试题,属先秦诸子基本知识类文学常识考查。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

8、、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其外在表现,讲究“外礼内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即是“道”;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等。8. 游园中的“袅晴吹来闲庭院”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所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分数:2.60)A.拟人 对偶B.双关 用典C.比喻 通感D.借代 对比解析:理解类试题,属文章内容及艺术手法理解类知识考查。本题考查汤显祖的牡丹亭语言修辞的美好。关于修辞手法知识详见2012年真题第五大题解析。9

9、.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是贾平凹为妹妹过生日写的信,以下不属于文章内容的是( )。(分数:2.60)A.兄妹感情B.苦难经历C.读书乐趣D.写作经验解析:理解类试题,属文章内容主题理解类知识考查。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是贾平凹为妹妹过生日写的信,信中告诫妹妹,不仅要广泛阅读以拓宽思路,还要通过精读真正掌握本事。本文是贺生日的书信,没有谈写作经验。10. 王蒙创作小说春之声所运用的现代表现手法是( )。(分数:2.60)A.蒙太奇B.意识流C.荒诞主义D.象征主义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具体作品文体归属类知识考察。王蒙春之声是我国较早的比较成功地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它打破了以人物、情节、环境

10、为主要要素的传统小说创作模式,在当代文学史上,是开先河的作品。小说成功借鉴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借助人物周围诸如声响、晃动、味道、乐曲等信息刺激,让主人公意识流动,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把那生生不息的、不可扼杀的、浩浩荡荡的生活之流,通过人物心理的旋转得到全景式、对照式的反映。这种手法的运用,突破了时空界限,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灵奥秘及时代氛围。春之声是王蒙创作的一篇具有很大影响的短篇小说。二、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7.00)11.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分数:3.40)_正确答案:(国家不能有两属的情况(或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解析:文言文的翻译,首先是

11、关键词语的准确翻译,然后是整个句子的准确顺畅。 这句中的部分词语需要考生注意:(1)堪,能承受、经得起。如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沈作?寓简卷八:“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杨朔走进太阳里去:“本来是疲劳不堪的队伍一时又来了精神。”(2贰,两属,属二主。国不堪贰: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3)若之何,怎么办。如尚书微子:“今尔无指告予,颠鍮,若之何其?”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明李贽白刻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终不肯借重于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12. 管仲贫困,常斯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史记管晏列传)(分数:3.40)_正确答案:(管仲

12、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解析:这句话的考点为欺字,在古汉语中,欺字最常用的意思就是“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这里就是用的它的本意。欺鲍叔就是占鲍叔的便宜。13.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分数:3.40)_正确答案:(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然而这样的人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解析:这句话考点有四:乐、忧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为忧;然而要理解成这样,但是;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末句未之有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前置,翻译时宜后置。14.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

13、己者至。(战国策燕昭王求士)(分数:3.40)_正确答案:(如果能够卑躬屈膝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解析:句出战国策。燕昭王求士,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句中通假字及部分语词解释:诎:同“屈”。指:通“旨”,意旨。诎指:屈意,屈尊。之:代词,指贤者。北面:老师面向南坐,学生面向北受业,为古代尊师之礼。百己者:才能百倍于自己。15.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分数:3.40)_正确答案:(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猱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解析:本句考点为愁字的为动用法,愁攀援意即为了攀援而发愁。另外注意之字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度是越过的意思。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9.00)16. 怀念萧珊是巴金散文集 1中的一篇,是为悼念其妻子萧珊而作。(分数:0.90)填空项1:_(正确答案:随想录)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于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