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6358132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初中九下《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课件(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通过学习,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唱不尽的主题下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歌。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

2、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走进文本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思乡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逐层 后来 坟墓母子死别 推进 现在 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普遍的家国 之思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1结构上寓

3、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由 诗的 特点。 乡愁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 音乐美体现在 哪里呢? 2同一位置上 的词的 重复与 叠词的 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 唱三叹的 旋律,给全诗 营造一种 低回怅惘的 基调。 * * * * * * *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乡 愁 余光中 诗两首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情景导入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

4、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 时代背景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

5、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初析全诗土地 2.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

6、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3.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涌动火一般的激情,叩击读者的心房,产生共鸣。 理清结构: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品味、鉴赏 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诗人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 2、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

7、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象 征 受蹂躏的国土 满腔的悲愤 愤怒的反抗 光明的未来 歌 唱 “土 地 ” ,表 赤 子 忠 心。 1.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 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 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 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 的热爱之情。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

8、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 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 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 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 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 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5.“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 “珠圆玉润” “动听”好吗?为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

9、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这首诗在写作上艺术特色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

10、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下面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11、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仿写诗歌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仿写诗歌 乡 愁 余光中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古今中外的 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

12、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 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 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石室 之死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 ? ? 读诗的温馨提示: 一、二节,语速要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啊”读作轻声,相当于“呵”,读出生死离别的伤感; 第四节,音调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一字一顿。 欣赏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