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35699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网络技术在小学社会课中的运用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摘要: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教育所需,教师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观念,投身于网络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网络思想,注意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效率,提高学生兴趣,教养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要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想尽办法获得知识的意识。本文结合笔者在小学社会课日本一课中网络技术的运用,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备课、搜集资料、教学策略、交流反馈、总结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试图构建网络技术

2、与社会课的整合模式。关键词:网络环境 资源 分组学习作者简介:李太然,小学一级教师,在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中华小学从事语文、社会课教学工作。通讯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胜利中华小学;邮编:257237;电话:8481348E-mail: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社会课教学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学习社会常识教育的重要课程,教材知识面广,涉及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地理及法律等各方面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社会课教学中来,幻灯、录像、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等正发挥着各自的优越性,为教学服务。但在这众多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中,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实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为教育

3、、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因为小学社会教材知识面广,而网络有着丰富资源的可以为学生利用,学生从网络中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另外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相比,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教学中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单向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上好社会网络课呢?下面谈谈我在第六册日本一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精心备课。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对网上丰富资源的利用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正确利用这些资源为社会课教学服务,选材是相当重要的。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并选择最能表达内容的网络,突破教材的重点

4、和难点,使网络真正辅助教学。 日本一课以资源、环境、人类活动为主线,阐明日本的空间狭小,资源贫乏,是其资源环境的不利条件,但日本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大规模填海造陆,与大海争地,兴建地下街,向地下发展。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国花与圣山”,“人工岛和地下街”,“资源小国与经济大国”,“日本人的习俗”。这一课的教学对象是针对五年级的学生设计的。由于五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都要高,仅仅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而运用网络技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主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分析交流, 扩大了学

5、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自主探索,追求真理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学。社会课教材尽管运用了文字和图片,但我总觉得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状脱节,提供的资料太少,学生会感觉枯燥,学生学得不够尽兴。而如果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海量的信息反而会使学生眼花缭乱,不良信息更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我在做教学准备时,浏览了大量关于日本的网络资料,精心选取,结合教材制作了专题网站,网站有“日本樱花”、“富士山”、“人工岛”、“地下街” “经济大国”、“风俗习惯”六个主题,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拓宽

6、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现在的日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网页截图一:二、革新教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网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大量的网页、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学习者如何才能有效地、方便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取决于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我们的学习者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还必须正确组织引导,以便于个别化学习。 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

7、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究思路、自主解决问题。在第一个班上日本一课时,学生大量的浏览网页,忽视了重点,学习后也不善于总结归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很明显是我没有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学习。所以我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在后面的教学中鉴于前一课的教训,我采用分组学习的办法,按学生的兴趣分了学习小组,学生浏览完相关网页后,填写报告单,然后分别汇报交流,来引导他们的自学。 教学实录:请大家浏览“樱花与富士山”网页内容,有什么问题稍后可以询问一组的同学。(学生浏览网页。)师:有请第一小组发言,介绍日本的樱花和富士山,大家欢迎。一组生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8、,日本有樱花之国的称号,是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樱花节是日本人最喜爱的节日。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日本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公园去看樱花。在美丽芳香的樱花树下,人们边歌边舞,饮酒野餐,欢度樱花盛节。大家知道吗?当游人散去之后,地上不会有一个塑料袋,不会有一个易拉罐,游人会把垃圾带走,日本人的这种自觉自律的精神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一组生2: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富士山,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被尊称为“圣山”。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山顶常年积雪,洁白晶莹;山下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攀登富士山看日出是日本人的传统,很多外国游人也把攀登富士山度樱花节作为自己的旅游目标。师:感谢一组同学

9、的精彩介绍,日本的樱花和富士山实在是太美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1:樱花节在什么时间举行?一组生: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各地时间不一样。生2:请问樱花的花期有多长?一组生:樱花花期极短,盛开的时间一般为为710天。生3:富士山有多高?一组生:富士山有3776米高。生4:富士山有过几次喷发?什么时候会再次喷发?一组生:富士山是一座年轻的活火山,历史上有过18次喷发,最后一次发生在1707年,休眠了300来年,据我们小组的推测,又快喷发了。(笑声)师:再次感谢一组同学的精彩回答,下面请大家浏览二组同学的电子小报“日本的人工岛与地下街”。下面是我设计的表格及要求他们填写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正

10、确引导,学生很快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学到了知识,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同时也达到了教材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信息反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网络教学中,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者的控制及信息反馈的设计。学生的水平有高低,反应也有所不同,那么他们到底学得怎样,这就需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弥补不足,及时纠正错误,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学日本时,因为历史的原因,学生开始是带着情绪学习,有些学生在留言板上的留言带有激烈的仇日情绪,甚至破口大骂,留言粗俗不堪。我当然理解学生,这是一个中国人必然会有的情绪,简单的批评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学生的

11、心中只有仇恨,没有宽容,就不能产生积极向日本学习的思想,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我及时删除过激的言语,简要介绍我国外交的政策方针,并趁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教学实录:师:日本的和服、插花、茶道、书法、绘画、相扑等都来源于中国,直到现在日本的书面语言还离不开汉字,甚至日本的樱花最初也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可以说日本人很多风俗习惯都学习了古代中国的一些传统,由此可见日本民族是多么热爱学习的民族。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向日本学习,把中国建设的更加文明富强。下面请大家在留言板留言,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留言)师:请1楼的作者读一下自己的留言。 日本经济发达,有很多经验

12、值得中国学习。师:很好,31楼的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留言。日本侵犯了我们,中国人会恨他们一辈子的!当然,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学习日本.师:准确说应该是“日本曾经侵犯了我们”,不是“日本侵犯了我们”,在同学们的留言中我看到了很多对那段历史的评价,历史当然要牢记,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日本人那种勤奋、好学、团结、自律的民族精神。网页截图二:四、注重总结 总结是每堂课所必要的,而网络课的总结更为重要。好的总结不仅起到归纳全课的作用,更能起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一部分,另一部分知识的获取,可以是报刊、图书、电视、网络等等。因此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他们

13、想得到的不仅是课堂内容,更会课后通过其他途径来充实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 例如我在日本的总结是这样的:对待日本,我们不能只记住仇恨,历史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日本,向日本学习,日本人的勤劳敬业、团结协作、自觉自律、善于创新的精神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让我们虚心地向日本学习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一次提高,课后主动地去收集资料,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参考文献:1 人民教育出版社 M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社会教学参考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谢幼如 M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