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35570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湘教浙江专用选修六讲义:第三、四章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四章章末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读下列三幅图,完成问题。(10分) (1)若图丙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丙图空格中表示_,表示_,其主要危害是_。(4分)(2)若图丙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图丙空格中表示_,表示_。(3分)(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土壤侵蚀、_。(2分)(4)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区位的判读能力和中国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布。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贫困使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对资源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反过来阻碍

2、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第(1)题,A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本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从关系图中可知,表示土地荒漠化,表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第(2)题,B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区,本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破坏植被、轮荒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第(3)题,读图乙可知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森林破坏、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第(4)题,C处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D处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两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土壤侵蚀严重。答案(1)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牧业生产受损,破坏生态环境,影

3、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水土流失破坏植被、轮荒(3)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4)土壤侵蚀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简述人们建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4、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有效地保护流域内生物的多样性;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的威胁;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防止流域内土壤次生盐碱化;调节了灌溉用水,保证了供水水源,扩大人工灌溉绿洲的面积。(任答5点即可)3某水库是该地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该水库集水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指出20042005年该水库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5分)(2)简述改善库区水质的主要措施。(5分)解析

5、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水库的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水质变化的总趋势是水质恶化。20042005年该地区的耕地、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混合林地、水域和裸地面积减少,导致污染源增加,使水质恶化。第(2)题,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增加林地及水域面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等措施,可以减少对库区水体的污染。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趋于恶化。原因:混合林地、水域和裸地面积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耕地,污染源增加,使水质恶化。(2)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水源保护意识;禁止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封山育林,保护森林植被;采取生态护岸、退耕还湖等措施。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6、1)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我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目前,随着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针对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请写出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可行措施。(4分)解析第(1)题,这里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形成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解决这里水资源不足问题的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种植制度,选择耐旱的农作物;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统一规划,适量开采地下水;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等。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

7、度开垦。(2)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种植制度,选择耐旱的农作物;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统一规划,适量开采地下水;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5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高尔夫球场因为高耗水、高污染,并占用大片土地,2006年国家已将高尔夫项目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近年,陕西榆林的沙漠地区,兴建了一个高尔夫项目,大量抽取地下水来维护高尔夫球场,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1)简述陕西榆林发展高尔夫球场给当地带来的危害。(5分)(2)请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解析第(1)题,根据榆林的区域特征并结合高尔夫球场特点回答该题。第(2)题,榆林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必须在

8、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答案(1)地下水位下降;土地和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突出。(2)恢复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景观独特性,发展生态旅游。6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等。(3分)(2)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建造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7分)答案(1)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任填两项即可)(2)吸收二氧化

9、碳,释放氧气,净化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美化环境等。7读中国台湾、朝鲜、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陆硫沉降来源比例表,回答下面问题。(10分)中国台湾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92.90%0.01%0.09%0.02%6.98%朝鲜0.02%44.90%8.60%0.21%46.27%韩国0.02%1.52%90.30%0.11%8.05%日本0.09%0.47%4.18%85.17%10.09%中国大陆0.13%0.08%0.15%0.01%99.63%(1)朝鲜硫沉降的来源中本国占_,中国大陆占_。(4分)(2)以上问题说明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

10、果,因此要控制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需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_。(2分)(3)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_。(4分)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读懂图表,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根据图表可以得出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特征,要实现跨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实行国际合作,同时研究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答案(1)44.90%46.27%(2)国际合作(3)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研究煤炭中硫的回收利用技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读“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

11、的环境问题。(6分)(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4分)解析第(1)题,电子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溶液会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第(2)题,合理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措施包括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卫生填埋等。答案(1)废水、废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铬等)和有毒溶液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废弃物占用土地;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2)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9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

12、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述2013年1月以来北京雾霾天气较多的自然原因。(2分)(2)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_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4分)(3)简述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危害。(2分)(4)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2分)解析第(1)题,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原因可结合材料中雾霾天气的形成来回答。第(2)题,从材料中雾霾天气的形成

13、过程可知,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气中尘埃增多,而空气中固体尘埃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第(3)题,雾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交通有明显的影响。第(4)题,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角度来回答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答案(1)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中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比较稳定,风力比较小)。(2)固体颗粒物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重高,冬季用煤炭取暖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多,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3)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4)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

14、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10湘江是一条贯穿湖南省全境的河流。湘江流域自20世纪以来重工业持续发展,导致湘江成为中国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的河流之一。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0分)(1)分析湘江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原因。(4分)(2)提出治理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原因应主要从污染源入手分析。湘江流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当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开发利用中不合理生产活动等造成污染。第(2)题,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污水的集中治理等方面分析。答案(1)湘江流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当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大量含有重金属的矿渣沿河堆放,导致有色金属进入河流;湘江底泥中重金属历史性累积。(2)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流域内各城市做好污水的集中治理工作;保护和恢复流域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流域内通力合作;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答3点即可)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