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355670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六讲义:章末检测4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检测(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回答13题。1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木产品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C防风固沙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健康娱乐游玩休憩的环境和场所2北京市在其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为山区西部地

2、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ABCD3在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时,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绿化树木中,不可能有()A落叶阔叶树B针叶树C常绿阔叶树D灌木答案1.B2.D3.C解析第1题,城市森林的经济功能是改善投资环境。第2题,北京西部主要是山区,流经北京的永定河即发源于此地。北京西部又是西北季风的上风向,所以建设“西部生态带”对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第3题,常绿阔叶树是亚热带树种,不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的北京种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

3、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BCD5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人类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答案4.C5.D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土壤盐碱化知识的再现能力。这里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果经常大水漫灌,易导致土壤盐碱化。第5题,B处为毛乌素沙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下图为某网络游戏中的

4、一个画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画面中的情景如果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当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降水增加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D沙尘暴7该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有()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造成土地沙漠化ABCD答案6.C7.D解析第6题,画面中大量树木被砍伐,土地裸露,易引发水土流失。第7题,“江南地区”是题眼,土地沙漠化主要是西北内陆地区草场退化的结果。“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

5、。据此回答89题。8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ABCD9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连续多年气候大旱严重超采地下水蒸发量突然增大湖泊旅游业的发展ABCD答案8.A9.A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了荒漠化。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由于水源短缺,湖泊干涸,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第9题,本题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安固里淖”消失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干旱外,与当地过量开采地下水也有关系。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三年来经常出现断流,其形成原因是()全球

6、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白昼时间变长黄赤交角缩小,太阳直射点北移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ABCD11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B草场退化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D生物多样性骤减答案10.D11.B解析河流水量的变化与河水的补给与支出有关。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会导致河水的补给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导致河水的支出增加。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不合理的放牧极有可能造成草场的退化。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草场退化D

7、生物多样性锐减13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土地贫瘠、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ABCD答案12.B13.D解析第12题,四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且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第13题,B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1415题。14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

8、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ABCD15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B地下水位上升C沙漠面积扩大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答案14.C15.C解析第14题,造成塔里木河断流的原因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同时又与人类大量引用河水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有关。第15题,水库的干涸会造成其附近更加干旱,从而使沙漠面积扩大。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国中部、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和山脉中,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目前,华南虎几乎

9、在野外灭绝。2003年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只动物园内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材料二下图为“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图”。(1)说出老虎谷保护区选择在南非的优势条件。(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答案 (1)与原栖息地、气候条件相似;有广阔茂密的森林草原;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优秀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野保技术和经验丰富。(2)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解析第(1)题,野生动物保护,一是在原栖息地,另一是与原

10、栖息地条件相似,南非的气候条件与我国华南虎生存条件正好相似。而且这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动物保护有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更有利于华南虎种类的保护。第(2)题,减少物种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材料一青海湖示意图及其2001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材料二2001年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三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海晏刚察天峻年降水量

11、变化值(毫米)18.97.415.5年平均气温变化值()0.050.060.12(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1至200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变化的总趋势。(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01至200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答案(1)青海湖水体面积9月大于4月,总体上在不断扩大。(2)2001年后,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增加,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青海湖2001年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青海湖水体面积

12、总体上在不断扩大。第(2)题,湖泊面积的扩大,主要是入湖水量增加所致,青海湖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依据材料二,2001年2009年,青海湖周边年降水量变化值升高,说明该流域降水补充湖泊量增加,导致湖面面积增大;该流域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再加上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18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答案(1)沉降面积不断

13、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解析第(1)题,描述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需要结合图示进行判断,由图示可以看出19862002年地面沉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沉降的深度不断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人为原因,可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需水量的增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防治措施可从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关键是要解决水的短缺问题,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具体措施可以从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19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

14、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耕地生产力下降草场退化平均收入减少A_;B_;C_。(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_、_等。(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5点)答案(1)(2)太阳能风能(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析第(1)题,A处为人口增加引起的,将导致购煤能力下降,因此为“平均收入减少”;B处是秸秆燃烧量增加和荒漠化扩大引起的,为“草场退化”;C处为农田施肥量减少和荒漠化扩大引起的,为“耕地生产力下降”。第(2)题,图中信息提示该地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