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33461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故乡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故乡 【学习目标】1. 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3. 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4. 感悟鲁迅憎恶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 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2.体会本文以中心事件为线索构建文章的方法。【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阴晦( ) 五行( ) 潮汛( ) 愕然( )嗤笑( ) 髀间( ) 瑟索( ) 深黛( )恣睢( )( ) 颧骨( ) 惘然( ) 潺潺( )2. 朗读课文两遍。3. 课文在“我”回故乡的路上插入对少年时的回忆,用的是插叙的写法。如

2、果小说用顺叙的写法,先叙少年时的生活,然后再叙“我”这次回乡的经过,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次数8家长签字教师评价【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1.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2.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3.明确体裁:课文中

3、的“我”是不是鲁迅呢?三、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理清文章的结构: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以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分成三个部分。四、分析第一部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段。2.概括“我”所看到的故乡和“我”当时的心情。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三自然段起什么作用?五、分析闰土人物形象:1.朗读第1230自然段和第55自然段。2.故乡写闰土着重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3.归纳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六、分析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七、讲读第三部分1.朗读这一部分,体会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4、。2.重点分析一些语句含义:八、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课后作业】一、抄写预习部分字词拼音两遍。二、阅读种春风,完成习题。种春风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

5、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多可怜啊!”老人说。“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

6、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

7、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虹莲 有删改)1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答:2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答: 3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答:4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答:家长签字教师评价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