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33028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第I卷:选择题(请将113小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共32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楠木(nn) 陆蠡(l) 淅沥(x) 馨香(xn)B韶华(sho) 猗郁(y) 阔绰(chu) 蘸水(zhn)C按捺(n) 皲裂(jn) 秉公(bng) 狡黠(xi)D谩骂(mn) 干瘪(bi) 喷嚏(t) 羼水(chn)2下列各句中

2、,加点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B盼弟善为决择,未雨绸缪。“廖廓海天,不归何待。”C他的这一举止真叫人不可思意,老师早就要求不得擅自改变安全操作规程。D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3依次填入下列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当你在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这么一株白杨树A积雪初融傲然挺立 B广阔无垠参天耸立C无边无垠傲然屹立D秋高气爽傲然挺立4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3、 (2分)A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C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嵌在黑暗的空间,象是一野红玉。D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秋水节选自荀子秋水,荀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扁鹊见蔡桓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能拒绝批评帮助。D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叙事散文,他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

4、的的向往之情。6. 下列名称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 “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B“杏坛”针灸骨科医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那片杏林里。C “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状元 榜眼 探花”。D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盘古、女娲、精卫。二、阅读理解()(20分)(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共5分)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

5、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7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休将白发唱黄鸡”意即不要因为有了白发就徒自悲伤,感叹黄鸡催晓,光阴易逝。C这首词写眼前美景,诱发人热爱生活的情怀,以反诘语气议论,抒写人生哲理。D作者借溪水东流,比喻人生能再少,委婉含蓄表达了自己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8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上阕一“短”一“浸”写出了兰溪的状貌、生机与活力;用“净”字,突出了兰溪的洁净、一尘不染。B “潇瀟暮雨”、“子规啼”“松间沙路”都是虚写,这些凄凉的

6、景物,暗合作者的心境。C最后一句既补足了次句“净无泥”的原因,又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期间的凄凉心境和凄冷的环境。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

7、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

8、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

9、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9.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以说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B.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境”,而不是“意象”。C. 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D.“道”是宇宙的本体

10、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10在第段空格处填入最合适的选项( )(3分)A 不但更就 B不仅而且所以既又就 D既又所以11. 对选段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的论证方法。B. 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第段运用了比较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D. 第段运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1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西方古代艺术家的追求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必须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B. 中国古代艺术

11、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C. 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B. 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

12、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C. 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D. 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第卷:非选择题(共8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14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13、归京) 在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对远方亲朋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_ 我之谓也。(秋水) 度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 近朱者赤, 。 做学问最忌讳三天打鱼, 。四、阅读理解()(28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捕蛇者说一文(节选),完成1519题。(共13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则久已病矣( ) (2)死者相藉 ( )(3)又安敢毒邪( ) (4)相邻之生日蹙 ( )16翻译下列句子。(3分)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17“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斯役”指的是(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