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31730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望江南(2)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思家却不得归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3)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写愁绪之深之重的句子是: , 。(4)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尙自喻,含蓄表达希望被朝廷重新起用的句子是: , 。(5)_, 。可怜白发生!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深邃(su)睿智(ru )恪尽职守 廓然无累 化为乌有B. 伫立(Zh)殒落(yn ) 红装素裹 强聒不舍 盛气凌人C. 栖息 (q)妖娆(ro

2、) 断章取义 重蹈复辙 洋洋得意D. 灵柩(ji)讷凿(ru) 心无旁骛 怒不可遏 理至易明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5分)人活在世,谁都会遭遇心理上的 A (低谷、低落)和经历人生的低潮,谁都曾一度消沉、wi( B )靡不振。如果把人生作何比喻,从规律上讲,任何事物都是呈螺旋形曲线向前发展的。若把人生比花园,也不可能每天美丽,有春的众花夺艳,也有;有 ,也有冬的雪花结花枝。把人生比明月,可月也有阴晴圆缺。 所以,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遭遇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扰,我们都该视之为正常现象,泰然处之,从容面对。(1)A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B处应填的汉字是 (2分)(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

3、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3)请结合上下文意思将文段中空白横线处补充完整。(2分)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4分)(1)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又名国策,是西汉刘向编纂一部编年体史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全书共33卷,约12万字。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到沧州后,被高俅安排看管草料场。不久,草料场被烧,林冲为躲避仇人追杀,与花和尚雪夜上梁山。C、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给予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D、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与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2)下列对

4、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故乡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故乡选自呐喊我们曾经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这部集子。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斥责了父亲对“我”儿时教育的严厉。D.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写的一本散文诗集,原名旧事重提,后改名为朝花夕拾。(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

5、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ixu)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该段文字是对谁的出场外貌描写?该人物性格是?请写出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3分)答:(4)“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汉子!”A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A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A腿上便搠;撩拨得A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A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A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嬴!”便把A

6、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喝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A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选文中A是: ,“那人”是: (写出人物的名字)并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以上选文情节: _(3分)请结合以上选文有关描写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二 古诗文阅读。(35分)(一)古文阅读陈涉世家

7、(17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

8、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度已失期(3)楚人怜之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5)吴广以为然 (6)或以为死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发闾左谪戍渔阳 野芳发而幽香B 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不知有汉D.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7、翻译下列句子。(6分)(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

9、多应者。译文:(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译文:8、从本段文字中能看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唐雎不辱使命 (15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

10、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

11、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 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9、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2、。(6分)(1)长跪而谢之 (2)休祲降于天(3)寡人谕矣 (4)亦免冠徒跣(5)轲既取图奉之 (6)而乃以手共搏之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虽千里不敢易也 故余虽愚B 天下缟素 素湍绿潭C.荆轲顾笑武阳 元方入门而不顾D.群臣怪之 固以怪之矣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2)使毕使于前。12、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

13、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二)古诗词赏析。(3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战斗速战速决,所向披靡。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曾经的军旅生涯的无限眷恋。C.“可怜白发生”与前面的内容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火一样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的无奈。D.“八百里”“五十弦”两句写出了将士们在连绵八百里的军营中奏乐吃肉的热烈的军营生活场景。三、现代文阅读(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