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630426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入网主要技术的比较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信接入网主要技术比较与分析电信接入网主要技术比较与分析 1 目目 录录 2铜缆接入网 6 无线接入网技术对比 无线接入网5 电信接入网发展趋势7 HFC混和接入网4 3光纤接入网 接入网概述1 2 接入网接入网 ANAN Access NetworkAccess Network 是电是电 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 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 接入网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传送到用户 具体接入网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传送到用户 具体 而言 接入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而言 接入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 部分 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 复用设备 部分 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

2、系统 复用设备 交叉连接设备或用户交叉连接设备或用户 网络终端设备 网络终端设备 接入网位置 3 所谓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谓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 所有设备 其长度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 因而所有设备 其长度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 因而 被形象地称为被形象地称为 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 从物理上讲 接入 从物理上讲 接入 网可分为馈线段 配线段和引入线段 如图 连网可分为馈线段 配线段和引入线段 如图 连 接业务节点和局端设备之间的部分是馈线段 局接业务节点和局端设备之间的部分是馈线段 局 端设备可以放在机房内 通过电接口与业务节点端设备可以放在机房内 通过电接口与业务节

3、点 直连 也可以放在机房外 如某个小区中心 马直连 也可以放在机房外 如某个小区中心 马 路边或写字楼内 路边或写字楼内 接入网概况 4 有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 铜缆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 混合光 纤 同轴电缆 HFC 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WLAN WiMax 3G 在整个通信网中 接入网处于通信网的末端 直接与用 户连接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 接入网技术可分为有线 接入 无线接入两大类 接入网分类 5 铜缆接入也称为xDSL接入 它充分利用埋 在地下的铜线资源 实现宽带接入 xDSL中的 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线 DSL 技术 按上行 用户到局端 和下行 局端到用户 的速率可 以分为速率对称

4、型和速率非对称型两类 其中x 可以是A 即ADSL 或H 即HDSL 或V 即 VDSL 等 铜缆接入网铜缆接入网 6 HDSL 传输方式传输方式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 优优 点点 双向对称 上行和下行的速率相同 采用两对铜线 每对铜线上传输速率可降为 1168kbit s 而采用三对铜线 每对铜线上的 传输速率可降为768kbit s 充分利用现有电缆实现扩容 并可以解决少量 用户传输384kbit s和2048kbit s宽带信号要 求 是要用两到三对双绞线 需要对现有的用户线 网进行改造缺缺 点点 7 ADSL 传输方式传输方式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 优优 点点 高速不对称 上行和下行的传输码率

5、不相等 上行速率为64 384kbit s 下行可支持1 5 6Mbit s的传输速率 与此同时可进行电话通 信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 线 网络 只需在 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服 务 系统初期投资较低 设备装拆容易 灵活 传输速率较慢 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上网需要 缺缺 点点 8 ADSL 9 光纤接入网 Optical Access Network OAN 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 一般指本 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 的接入系统 根据光纤接入网是否含有有源器件 电子器件 电子电源 可分为有源光网络 AON 和无源 光网络 PON 两大类 光纤接入网光

6、纤接入网 10 AON 有源光网络主要用于长途骨干传送网 传输技术 是骨干网中已大量采用的SDH和PDH技术 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是SDH技术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技术等 AON采用有源的电复用器分路 将信息送给用户 其主要优点是传输距离远 传输容量大 用户信息隔离 度好 易于扩展带宽 网络规划和运行的灵活性大 11 PON 无源光网络 PON 是指在OLT和ONU之间 是光分配网络 ODN 无源光网络全部由光分路器 等无源器件组成 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 它包括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及基于IP的PON 在以太网 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用户侧网络之中 可直接将以太 帧封

7、装到物理层 PON结构的优点是初期投入少 维 护简单 易扩展 结构灵活 但要求高带宽 高性能 的光设备和采用多址接入协议 12 无源光网络扩容比较简单 不涉及设备改造 无源光接入网的优势 无源光网体积小 设备简单 维护费用低 投资相对小 无源光设备组网灵活 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安装方便 无须租用或建造机房 无源光网络适用于点对多点通信 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 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13 HFC即Hybrid Fiber Coaxial的缩写 是光 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即在同一个网 络上同时传输分配式的广播电视业务与交互式的 电信业务 这种网络中模拟信息与数字信息并存 HFC是把

8、光缆敷设到小区 然后通过通信光 电转换结点 利用CATV的总线式同轴电缆网连接 到用户 提供综合电信业务的技术 这种方式可 充分利用CATV原有的网络 建网快 造价低 逐 渐成为最佳的接入网方式之一 HFCHFC混合接入网混合接入网 14 HFC通常由光纤干线 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 线网络三部分组成 从有线电视台出来的节目信号先 变成光信号在干线上传输 到用户区域后把光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 经分配器分配后通过同轴电缆送到用户 HFCHFC混合接入网混合接入网 15 无线接入网的主要特点 1 建设周期短 2 在通信距离较长时 采用无线接入链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 抗灾变能力强 4 能同时向用户提供

9、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 无线接入网是部分或全部通过无线电波这一传输媒质来 连接用户与交换中心 无线接入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 通过空间电磁波来传输信息 无线传输所占用的信道 即称为无线信道 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16 WLAN 无线局域网络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 它 利用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 的技术 取代旧 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 Coaxial 所构成的局域网络 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 透过它 达到 信息随身化 便利走天下 的理想境 界 从广义上讲 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 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 17 WLAN 1 具有较大灵活性和移动性 2 安装

10、便捷 3 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 4 故障定位较容易 5 易于扩展 1 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会影响网络性能 2 最大传输速率为150Mbit s 只适于个人终端和小规模网络 3 无线信号发散 易被监听 网络不安全 WLANWLAN的优点的优点 WLANWLAN的缺陷的缺陷 18 WiMax WiMax也叫802 16无线城域网 WiMax是一 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 高速连接 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 WiMax 还具有QoS保障 传输速率高 业务丰富多样等优 点 还具有建网快 带宽大 容量高 见效早的优 点 可为运营商快速提供各种业务 完全可以组建 一个支持城域网范围

11、的综合业务网络 并具备进一 步漫游接入的潜力 19 IEEE 802 16IEEE 802 11 标准 固定用户的远距离无 线接入标准 无线局域网标准 覆盖范围不可移动的整幢大楼 不便布线的大楼内的 台式主机和可移动的 笔记本电脑 频段 10 66GHz的微波频 段 2 4GHz或5GHz的 ISM频段 实时数据传输支持得较为完美 即使在PCF模式下 也 并非是真正的实时模 式 安全和保密要求必须考虑相对不太重要 IEEE 802 16与IEEE 802 11技术比较 20 3G 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 术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速率 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目

12、前3G存在四种标准 CDMA2000 WCDMA TD SCDMA WiMax 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 系统容量大 频率复用系数高 抗多径能力强 通信质量好 软 容量 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1 3G主流技术对比 22 Wi Fi WIMAX 3G技术对比 23 2009 年 河南联通开始通过宽带覆盖工程 推 动各市分公司建设PON 接入网 截止2010 年1 月 全省宽带接入端口总数为553 7977 万个 其中 DSL 端口为463 79 万个 占总端口的83 7 LAN 端口为38 57 万个 占总端口的7 PON 端 口为51 4 万 占比9 3 其中FTTH O端口

13、0 1 万个 PON LAN 端口25 16 万个 PON DSL端口 26 15万个 从带宽提供能力看 截止2009年10月 底 接入网带宽提供能力在2M以下的占0 62 2M 6M 占55 85 6M 10M 占14 32 10M 16M 占14 1 16M 以上占15 11 电信接入网发展趋势 24 从技术运用看 接入以有线方式为主 无线方式 为辅 有线接入中 基于铜缆的DSL技术仍占据主导 地位 但以PON 技术为主导的FTTx 接入在新建和改 造宽带端口占比越来越高 预计未来1 3年 单用户带宽需求为下行带宽 10M 20M 上行带宽3M 4M 如果考虑家庭可能 有多路标清或高清电视 3 5 年接入带宽达到下行 20 30M 上行4 8M 现有网络资源无法满足市场 需求 所以在未来的3 5年里 运营商仍会以光纤化 和高带宽为目标 大力推进光接入网的建设 电信接入网发展趋势 25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