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9178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素养评价(九)(第九单元) 【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七国集团(由七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组成的联盟)中4个欧洲国家无视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反映出当今世界()A.多极化趋势发展B.中美争夺世界领导权C.秩序混乱且多变D.区域集团化发展受阻【解析】选A。七国集团中4个欧洲国家无视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全受美国摆布,世界向多极

2、化趋势发展,故选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只是经济组织,不能说中美争夺世界领导权,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秩序混乱且多变,排除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是区域集团组织,排除D。【补偿训练】“现在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解体以后出现的一超多强的局面,故选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A错误;北大西洋公约

3、组织成立后出现的是美苏两极格局,B错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两极格局并未立即结束,一超多强局面尚未出现,C错误。2.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合作自强取得重大进展,见下表成立时间名称备注1975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签署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1975年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1980年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后发展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1981年海湾合作委员会每年11月或12月轮流在六国首都召开首脑会议1985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通过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从表中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可

4、看出()A.经济全球化深入贸易金融领域B.政治格局多极化力量在不断增强C.更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国际经济秩序利于发展中国家【解析】选B。依据题干“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可知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地区经济共同体相继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故选B。3.“G8已成为历史,G20还有待完善,而至于G2(中美共治)和G3(中美和欧洲共治)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世界实际上是处于G0状态。”材料表明()A.西方大国普遍走向衰落B.一体化是世界的政治走向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解析】选C。据材料中的“G20还有待完善”“G2(中美共治)

5、和G3(中美和欧洲共治)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世界实际上是处于G0状态”等信息可知,当今世界力量尚未实现平衡,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大国的普遍衰落,该表述并不恰当,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一体化的政治走向,B错误;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D错误。【深化点拨】当今世界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秩序,到1999年该集

6、团发展为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这一历程主要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C.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D.西欧联合推动多极化趋势【解析】选A。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七国集团”再到“二十国集团”,主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故选A。材料中“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并未体现“体系化”,B错误。题干既涉及“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说法不符合题意,是以偏概全,C错误;材料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D错误。【补偿训练】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复苏,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引起全球经济波动。2

7、015年8月24日,因中国股市大跌9%,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大都大幅下挫,警报声响彻全球市场。上述事例说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贸易保护主义加剧C.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强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A。无论是欧洲债务危机还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都引起了全球的经济波动,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密切,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故选A。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政治多极化是政治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D。【深化点拨】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5.2

8、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都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建立了()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A。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决定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故选A。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B错误;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涉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成立于1961年,C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属于世界性组织,不是区域性组织,D错误。【补偿训练】2016年6月,英国卡梅伦政府发起“脱欧”公投;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这些事件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B.中

9、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C.发达国家出现反全球化现象D.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选C。英国卡梅伦政府的“脱欧”公投和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均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出现了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的反全球化现象,故选C。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排除A;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排除B;这一变化与国际格局无关,排除D。6.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0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A.世

10、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解析】选D。材料中联合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发展问题,说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故选D。材料中主要说明联合国逐渐重视发展问题,不是强调多极化问题,A错误;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错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确立,C错误。【补偿训练】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

11、为11.3%。这突出表明()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B.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提高。主要发达国家也未能独善其身,平均失业率也升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故选A。西方滞胀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错误;材料反映了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升高,并不能说明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C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D错误。7.“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和

12、平与动荡并存。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横行南北差距加大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抬头A.B.C.D.【解析】选D。两极格局解体以来,影响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和南北差距等,都正确,故选D。8.下图是发表于2018年05月15日的中国日报上的罗杰创作的视而不见,反映了美国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的情况。该漫画的寓意是()A.中东地区冲突缘于错综复杂的矛盾B.美国操纵导致了巴以冲突的升级C.政治多极化是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D.美国的插手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解析】选D。由漫画中的象征“中东局势”的手雷的引爆线另一端系在搬迁车上,意味着美国大使馆搬往耶路撒冷会

13、拉动引爆线,由此可知,美国的插手使得原本紧张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加剧,故选D。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固然与其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关,但这不能揭示漫画的寓意,A错误;美国操纵导致了巴以冲突的升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政治多极化是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说法错误,排除C。【补偿训练】下图是中国漫画家李峰所作的漫画作品自食其果,从中可以看出()A.美国是恐怖主义势力的幕后老板B.恐怖主义因伊拉克战争报复美国C.美国的干预是中东动荡的根源D.美国的插手使中东局势错综复杂【解析】选D。从漫画信息可知,绘有星条图案的手代表美国,炸弹上的单词IRAQ WAR意为伊拉克战争,食人花上的单词ISIS指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

14、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客观上加剧了国际恐怖主义,为ISIS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插手使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故选D。材料旨在体现美国对中东局势的干预加剧了恐怖主义发展,无法得出美国是恐怖主义势力的幕后老板,A排除。恐怖主义报复美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中东动荡的根源是该地区复杂尖锐的民族、宗教冲突,美国的干预只是加剧地区动荡原因之一而并非根源,排除C。9.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A.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B.逆全球化

15、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C.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材料中的“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来看,经济全球化遇到挑战,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故选C。A说法夸张,排除;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排除B;国际社会推崇互利共赢原则,排除D。10.下表中所列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成立时间名称1960年非洲国家咖啡组织1965年拉丁美洲国家石油互助协会1968年铜矿出口国政府联合委员会A.国际垄断资本的新一轮扩张B.区域集团化建设的成就显著C.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D.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选C。由材料中的组织名称可知都是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目的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故选C。材料中组织是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不是国际垄断资本,A错误;材料与区域集团化无关,B错误;材料与多极化无关,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