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626743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仪态万方的诸子散文 1 诸子的基本情况诸子的基本情况 儒家儒家 vv以孔子为宗师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以孔子为宗师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vv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 明教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 明教 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 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 高 高 vv汉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主流 统治中国学汉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主流 统治中国学 术思想二千余年术思想二千余年 vv

2、 论语论语 孟子孟子 2 道家道家 vv以先秦老子关于以先秦老子关于 道道 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 vv最初称为最初称为 道德家道德家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始称道始称道 家家 vv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vv其著作其著作 老子老子 又称又称 道德经道德经 vv庄子发展了原始的道家思想 形成庄子学派庄子发展了原始的道家思想 形成庄子学派 vv 庄子庄子 3 法家法家 vv法家强调法家强调 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 史记史记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 vv其思想渊源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 子产 实际的始其思想渊源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 子产 实际

3、的始 祖当推战国初期的李悝祖当推战国初期的李悝 vv代表人物 吴起 慎到 申不害 商鞅 韩非代表人物 吴起 慎到 申不害 商鞅 韩非 vv 韩非子韩非子 共共5555篇 篇 2020卷卷 vv为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代表作为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代表作 vv 商君书商君书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称称 商君商君 2929篇 篇 诸葛武侯集诸葛武侯集 中始有中始有 商君书商君书 之名 又称之名 又称 商子商子 现有现有2626篇 篇 其中有两篇不全 实存其中有两篇不全 实存2424篇篇 4 墨家墨家 vv战国时的重要学派战国时的重要学派 vv创始人为墨子 名翟创始人为墨子 名翟 vv墨子主张简

4、朴节俭 反对礼乐繁饰 主张勤墨子主张简朴节俭 反对礼乐繁饰 主张勤 劳刻苦 反对声色逸乐 重质而轻文 弃华劳刻苦 反对声色逸乐 重质而轻文 弃华 而务实 而务实 vv 墨子墨子 墨子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子学派的著作总汇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记有记有7171篇 今存篇 今存5353篇篇 5 阴阳家阴阳家 vv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 说的学派说的学派 vv代表人物邹衍代表人物邹衍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载阴载阴 阳家曾有二十一家 阳家曾有二十一家 三百六十九篇三百六十九篇 6 名家名家 vv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 vv战国时称战国时

5、称 刑 形 名家刑 形 名家 辩者辩者 西汉称 西汉称 名家名家 vv邓析 施惠 公孙龙邓析 施惠 公孙龙 vv白马非马白马非马 7 农家农家 vv战国时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战国时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vv农家者流 盖出于农稷之官 播百谷 劝耕农家者流 盖出于农稷之官 播百谷 劝耕 桑 以足衣食桑 以足衣食 vv 孟子孟子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8 纵横家纵横家 vv战国时专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 从事政战国时专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 从事政 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vv南与北合为纵 西与东连为横南与北合为纵 西与东连为横 vv 汉书汉书

6、 艺文志艺文志 载纵横家有著作十二家百七载纵横家有著作十二家百七 篇篇 9 杂家杂家 vv战国末至汉初一个博采各家学说的综合学派战国末至汉初一个博采各家学说的综合学派 vv其特点是其特点是 兼儒墨 合名法兼儒墨 合名法 于百家之道无于百家之道无 不贯综不贯综 vv代表作是吕不韦门客编纂的代表作是吕不韦门客编纂的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vv亦称亦称 吕览吕览 2626卷卷160160篇篇 10 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 v诸子散文之前 v 尚书 春秋 v代表西周的书面语言 v周诰殷盘 佶屈聱牙 韩愈 进学解 v诸子散文是我国传统书面语言的第一次革新 11 vv在记事和叙事上 已经能够贴切

7、地反映生活在记事和叙事上 已经能够贴切地反映生活 vv在论辩和论说时 也表达得非常流畅在论辩和论说时 也表达得非常流畅 vv句式的变化和语气词的运用都已较为熟练恰句式的变化和语气词的运用都已较为熟练恰 当当 vv成了一种真正的书面语言成了一种真正的书面语言 12 论语论语 先进先进 vv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子曰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居则曰 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vv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

8、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夫子哂之 vv 求 尔何如 求 尔何如 对曰 对曰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 及三年 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及三年 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vv 赤 尔何如 赤 尔何如 对曰 对曰 非曰能之 愿学焉 宗庙之事非曰能之 愿学焉 宗庙之事 如会 如会 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vv 点 尔何如 点 尔何如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 异乎三子异乎三子 者之撰 者之撰 子曰 子曰 何伤乎

9、亦各言其志也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曰 莫春者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 而归 而归 vv夫子喟然叹曰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吾与点也 13 vv三子者出 曾皙后 曾皙曰 三子者出 曾皙后 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夫三子者之言 何如 何如 子曰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曰 夫子何哂由也 夫子何哂由也 曰 曰 为国以礼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

10、则非邦也与 宗庙宗庙 会同 非诸侯而何会同 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 大 大 14 孟子孟子 离娄下离娄下 vv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 反 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 反 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 良良 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 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 而未尝有显者来 吾将间良人之所之也 而未尝有显者来 吾将间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

11、墦间之祭者 乞其余 不足 又顾而之他墦间之祭者 乞其余 不足 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此其为餍 足之道也 其妻归 告其妾 曰 足之道也 其妻归 告其妾 曰 良人者 所仰望而良人者 所仰望而 终身也 今若此 终身也 今若此 与其妾讪其良人 而相泣于中庭 与其妾讪其良人 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 骄其妻妾 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 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 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 其妻妾不羞也由君子观之 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 其妻妾不羞也 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15 vv徐北文徐北文 先秦文学史先秦文学史 vv即使我们把即使我们把 尚书尚书 与与 孟子孟子 的语言差距

12、的语言差距 拿来和桐城派古文与五四白话文的差距作对拿来和桐城派古文与五四白话文的差距作对 比 并以为这两次革新在历史上的价值相等比 并以为这两次革新在历史上的价值相等 看起来并不算过分 看起来并不算过分 16 诸子散文的发展诸子散文的发展 vv第一阶段 春秋到战国初期 第一阶段 春秋到战国初期 vv 论语论语 墨子墨子 vv第二阶段 战国中期 第二阶段 战国中期 vv 孟子孟子 庄子庄子 vv第三阶段 战国末期 第三阶段 战国末期 vv 荀子荀子 韩非子韩非子 17 诸子散文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诸子散文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孔子和孔子和 论语论语 vv孔子 名丘 字仲尼孔子 名丘 字仲尼 vv鲁国陬邑

13、 今山东曲阜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vv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B C 551B C 551 vv卒于鲁哀公十六年 卒于鲁哀公十六年 B C 479B C 479 vv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vv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8 一 一 论语论语 的名称的名称 vv刘熙刘熙 释名释典艺释名释典艺 vv论语 记孔子与弟子所言之语也 论 伦也论语 记孔子与弟子所言之语也 论 伦也 有伦理也 语 叙 叙己所欲说也 有伦理也 语 叙 叙己所欲说也 vv 汉书汉书 艺文志艺文志 vv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与弟子相与言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与

14、弟子相与言 而接闻与孔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而接闻与孔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19 二 编著时间二 编著时间 vv一般认为在孔子卒年 一般认为在孔子卒年 B C479B C479 至 至 子思卒年 子思卒年 B C400B C400 vv即春秋末期开笔 战国初期成书即春秋末期开笔 战国初期成书 三 体例三 体例 vv语录体语录体 分分2020篇 每篇几则 十几则 几十则不等篇 每篇几则 十几则 几十则不等 vv最少为最少为 尧曰尧曰 3 3则 则 vv最多为最多为 宪问宪问 4444则则 vv篇以第一则的首

15、二字 或三字 为名篇以第一则的首二字 或三字 为名 vv公冶长 卫灵公公冶长 卫灵公 20 四 版本四 版本 vv 论语论语 传到汉代有三种本子传到汉代有三种本子 vv鲁论语鲁论语2020篇篇 vv齐论语齐论语2222篇篇 vv古文论语古文论语2121篇篇 vv今本今本 论语论语 是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是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 21 五 内容五 内容 vv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 也有记录弟子和再传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 也有记录弟子和再传 弟子言行的材料弟子言行的材料 vv涉及政治 哲学 教育 文艺 伦理 品德涉及政治 哲学 教育 文艺 伦理 品德 修养等方面 修养等方面 vv是儒家尊崇的经典著作 也是

16、研究孔子思想是儒家尊崇的经典著作 也是研究孔子思想 的重要材料的重要材料 vv东汉在五经之上加东汉在五经之上加 论语论语 孝经孝经 为七经为七经 vv南宋合南宋合 孟子孟子 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为四书为四书 22 六 特点六 特点 vv 论语论语 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了中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了中 华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华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vv在简短的对话中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简短的对话中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vv譬如为山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 譬如平地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虽覆一篑 进进 吾往也吾往也 vv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 子曰 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 子曰 无欲速 无见无欲速 无见 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vv有些篇章亦能勾勒人物形象有些篇章亦能勾勒人物形象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 23 vv孔子的形象孔子的形象 vv学生的形象学生的形象 vv子路问 子路问 闻斯行诸 闻斯行诸 子曰 子曰 有父兄在 如有父兄在 如 之何其闻斯行之 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冉有问 闻斯行诸 闻斯行诸 子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