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山海经》复习内容(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6225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山海经》复习内容(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山海经》复习内容(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山海经》复习内容(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山海经》复习内容(无答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山海经二则 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其上多柘木()其鸣自詨()以堙于东海()鸷鸟攫老弱()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夸父与日逐走(走:)其鸣自詨(詨:)溺而不返(溺:)夸父与日逐走(走:)北饮大泽(北:)道渴而死(道:)文首(文:)以堙于东海(以:)3翻译下列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4读课文,回答问题:夸父身上表现了哪些精神品质?精卫与夸父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的什么精神?5这二则神话表达了人民什么愿望?读选文,回答问题: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鸟焉(焉:代词,于此)B、其状如乌(乌:乌鸦)C、是炎帝之少女(是:判断动词)D、故为精卫(为:变成)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以堙于东海(堙:)故为精卫(故:)8用现代汉语翻译精卫的外形。9这篇短文的体裁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10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写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成语: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