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26223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总课时第2课时年 月 日课题第1课文明之光共3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工艺美术青铜器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教法学法欣赏、讲解、评述、临写、展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或

2、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二、赏析后母戊方鼎简要介绍: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 后母戊 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四羊方尊简要介绍: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三、青铜器的主要纹饰:1、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2、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提示: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四、课后拓展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青铜器,学生听讲、体会,掌握其知识点。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阐述。学生比较这两个青铜器造型及纹样特点。 欣赏。学生课后自主安排。网络了解和参观博物馆。教 学反 思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