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4491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解题反思训练学生思维.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解题反思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内容提要】: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把这个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由此可见解题后的反思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平时应教育学生注重解题后反思,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结合我的教育实践,我有如下体会:一、 反思解题疏漏,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过程中是否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如答案是否与题中隐含条件相抵触,是否有其他可能情况,是否掉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只要在平时解

2、题时多加反思,做到细心审题,认真检查,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就能有效地避免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二、 反思解题思路,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异,总有部分学生对解题的思路不求甚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过程清晰化、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三、反思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反思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避免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问题

3、.三、反思题目变式,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式教学。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学生思维的作用五、 反思引申推广,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将问题作适当的引申,以沟通和总结出具有相同数量关系的不同问题的解答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规律,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综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要引导学生从解题

4、的思路形成过程中去反思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领悟心得,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词】: 反思 缜密性 深刻性 灵活性 广阔性 变通性提高解题反思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而且要“教思考”当前不少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获得到正确答案后就终止,不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解题活动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对整个过程作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可促使思维进入理性认识,事半功倍足见解题后的反思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

5、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把这个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由此可见解题后的反思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平时应教育学生注重解题后反思,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下面结合我的教育实践,谈谈体会。一、 反思解题疏漏,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解题后首要考虑的是:解题过程中是否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应该注意的方面:如答案是否与题中隐含条件相抵触,是否有其他可能情况,是否掉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例、函数y=(m+2)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A) 4或-2 (B) 4 (

6、C) -2 (D) 1错解:由m2-2m-9=-1,得m=4或-2,选 A反思:错解中忽略了比例系数m+20,显然,m=-2不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B例、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底角为( )(A) 750 (B) 150 (C) 750或150 (D) 300错解:如图1,由已知易得ABC=ACB=750,故选 A反思:如图2,当顶角为钝角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0。故答案应为750或150,选 C只要在平时解题时多加反思,做到细心审题,认真检查,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就能有效地避免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二、 反思解题思路,提

7、高思维的深刻性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异,总有部分学生对解题的思路不求甚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过程清晰化、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例、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 求证:B=C,A=ADC(苏科版九年级上“思考与探索”第题) 因为要证明角相等,学生回依据“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全等”等定理证明,而本题是一个梯形,缺少运用上述定理所需的条件学生通过各种尝试活动,获得问题解答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回顾解题思路,在反思过程中,应强调证明的关键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得到证明的关键是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即过D作DEAB,交BC于点E,把等腰

8、梯形转化为ABED和等腰DEC,经过这样的概括,解题思路就有条理了此时学生根据上述归纳的证题思路很容易想出另一种添辅助线的方法,即分别从A、D作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把梯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三、反思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问题,这是学生思维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反思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BE=DF求证:

9、AC、EF互相平分(苏科版九年级上习题)分析:在证明中学生习惯于依据三角形全等定理证明证明过程虽无错误,但证明过程冗长,其原因是没有恰当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极有可能如下证明:连接AE、CF, 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BE=DF,ADDFBCBE,即AFCEAECF是平行四边形AC、EF互相平分例、某工人原计划如干天内生产840个零件,开始4天按原计划进行生产,以后每天生产的零件比原计划增加25,结果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求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个零件? 如果按题目的意思“直译式”地列出方程,就比较复杂:设原计划每天完成个零件,按题意列出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

10、后得出:提高工作效率后实际完成的零件数目与原计划完成的零件数目是相等的根据工作量一定,工作天数与工作效率成反比的道理,采用“间接设问”列出的方程就简便多了:设原计划需天完成任务,按题意列出方程四、 反思题目变式,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在平时课堂教学或课外辅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变换数学材料的反映形式进行变式教学。这样,既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起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学生思维的作用例、已知:如图1,B、C、D三点在一直线上,分别以BC、CD为边在BD的同侧作等边ABC和等边CDE,BE交AC于点F,AD交CE于点G,求证:AD=BE分析:这是一道利

11、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来证明AD、BE相等的简单几何证明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BC=AC,BCA=ECD=ACE=600,从而得到BCEACD(SAS),继而得到AD=BE.变式:在问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推出其它结论?分析:由BCEACD可以得到CBF=CAG,CEF=CDG,教师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可得出结论:EFCDGC(ASA)从而FC=GC,FE=GD;AGCBFC(ASA)从而AG=BF。进一步探究得出:因为ACE=600,FC=GC,所以连接FG可得FGC是等边三角形。变式:如果B、C、D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上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分析:BCEACD是由

1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为其创设的条件,B、C、D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并没有影响BCE与ACD全等的条件,虽然ACE的大小发生变化,但BCE=ACD仍然成立,所以BCEACD仍然成立,B、C、D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导致了ACE的度数发生了变化不再是600,所以,前面利用ACE=600证得EFCDGC、AGCBFC的结论此时就不能成立了,显然连接FG后FCG也不是等边三角形了变式:是否可以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类似的问题?分析若将题设部分的等边三角形都改为正方形(如图3),题设由等边三角形变为正方形,虽然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仍可证明出BCEACD(SAS)。通过类比、开放条件或结论

13、等引导学生积极反思,透过问题表层,充分挖掘其内在因素,掌握问题元素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开发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也大有裨益。五、 反思引申推广,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很相似,如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这些题目作适当的引申,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规律,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7、如图,在长为40、宽为22的矩形地面内,修筑两条同样宽且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铺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达到760,道路的宽应为多少?(苏科版九年级习题)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图形的平移得到图,不难

14、发现本题的相等关系是:草坪(长方形)的面积草坪的总长草坪的总宽因此设道路的宽为米,由题意得方程引申:如图,某小区在一个长为40、宽为26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路,使其中的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要使每块草坪面积都为144,求路的宽度?引申2:如图,在一块长70、宽50的长方形绿地的四周有一条宽度相等的人行道,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1300,求这条人行道的宽度?(苏科版九年级练习)引申3:如图,在一块长为162、宽为64的长方形耕地上,横向开挖3条水渠,纵向开挖2条水渠.如果水渠的宽度相等,其保证余下的可耕地面积为9760,那么水渠的宽应为多少米?在保证实际操作

15、可行的情况下,如果横向开挖条,纵向开挖条,其它条件不变根据题意如何列方程运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图形的平移,不难解决此类问题:引申:设道路的宽为米,由题意得方程 引申2:设人行道的宽为米,由题意得方程引申3:设水渠的宽为米,由题意得方程;通过这样的反思,沟通和总结出具有相同数量关系的不同问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推广、引申,促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积极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综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要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要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路形成过程中去反思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领悟心得,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