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4476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涂永红 一、 银行建立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一)银行不良贷款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不良贷款是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综合体现,即使是全球管理最佳的银行,也不可避免地会被不良贷款所烦扰,产生不良贷款最集中的客观环境与主体行为来自三个方面:1经济环境变化的不良影响(1)经济环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熊比特的技术创新周期理论,受技术进步周期性的影响,任何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呈现周期性,在经济繁荣、经济萧条之间循环波动。在经济萧条时期,借款人的获利能力普遍下降,预期的收入往往不能实现,现金流量减少,容易出现财务困难。(2

2、)政府约束:企业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标,在某些特定地区或者特定阶段往往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发生冲突,例如企业很少考虑自身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会考虑自身的低价竞销对市场秩序、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的不利影响,为了消除不良的外部效应,政府常常对一些企业进行限制,强制其关停并转。(3)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水灾、暴风雪等等自然现象往往会破坏甚至毁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4)工艺过时:当今世界是科技为主导的世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占到50-80%,通讯与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打破了技术传播的壁垒,技术进步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非常严重,企业不得不

3、加速折旧,否则就会因产品定价过高而损失市场份额,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2. 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1)财务结构安排不恰当。有的借款人财务管理能力比较弱,例如将短期资金来源进行长期运用;债务更新时间不衔接;扩张业务时故意留缺口,希望以拖欠来解决问题等等。(2)对市场和行业变化缺乏适应性。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市场与行业的变化非常迅速,例如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已经缩短到3-5年,有的行业产品淘汰的速度更快。今天被看好的产品,今天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如果没有盯住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丧失市场份额和偿债能力。(3)管理薄弱。借款人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较大的道德

4、风险,可能发生为了短期利益侵害企业长期利益、为了股东利益而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4)欺诈活动。由于现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能杜绝部分借款人在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蓄意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向银行提供过分乐观甚至虚假的财务信息,制造假象来蒙骗银行的贷款。3银行决策及操作失误(1)分析错误。尽管商业银行建立了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进行层层把关,力图挑选优质客户和有清偿力的项目,但是信贷管理者不可能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以及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发生分析失误在所难免,银行总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贷款决策。(2)对信贷需求失察。由于借款人与贷款人中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借款人往往对银

5、行隐瞒其真实的信贷需求,特别是借款人出现长期资金需求或者风险较高的需求时,这一现象尤其严重。例如借款人需要借款来发工资,需要借新还旧或者借钱来投资股票,此时借款人常常提出其他一些冠冕堂皇的借款理由。一旦银行相信借款人,没有对其贷款理由进行仔细的考察,发放的贷款实际上一开始就丧失了100%的偿还保障。(3)贷款结构设计不合理。贷款结构是确定贷款价格、借款人偿还期限以及偿还方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不同行业的借款人,其现金流量产生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百货公司与旅游公司的收入表现出鲜明的季节性差异,如果银行没有按照借款人的行业、经营、现金流量特征来设计贷款结构,对二者采用同一贷款结构,由于旅游

6、公司的收入季节性较强,在某一特定时期就可能入不敷出问题,从而导致不良贷款。(4)违规操作。信贷人员往往迫于外界压力或者利益诱惑,对银行制定的信贷政策阳奉阴违,与客户共谋骗取贷款,或者故意发放高风险贷款。(二)建立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是当前的战略选择受外界变化、银行失误、借款人方面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及诸多银行不可直接控制的历史原因、制度变迁原因的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处于26%的高位,远远高于国际银行公认的正常水平,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及时诊断问题贷款,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加速不良

7、贷款存量的处理,对21世纪我国金融运行模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1、是树立国际社会对我国金融体系信心的迫切任务20世纪末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塞尔协议的新资本框架,对国际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内部控制制度、资本充足率制定了指导性标准,为各国的金融机构确定了游戏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不向主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看齐,就会孤立于国际金融舞台之外。我国银行系统相当高的不良贷款率,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不符合国际惯例,都不会被国际著名的资信公司看好。如果不迅速扭转这一现象,并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内,我国银行的国际业务与国际合作将受到极

8、不公平的对待,银行的资信将一钱不值。2、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质的飞跃信贷资产是我国银行最大的资产,也是最主要的利润源泉。我国银行长期以来非常重视贷前管理,建立了一整套贷款审查、审贷分离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较好地控制逆向选择风险。然而,借款人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道德风险外,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的风险常常使部分贷款沦为不良贷款。鉴于不良贷款与正常贷款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需要有一套专门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来进行不良贷款管理,并使之成为信贷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鉴于目前各家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日常管理制度,

9、不良贷款的管理模式还处于盲目的探索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来化解不良贷款存量并控制其增量。一旦建立起思路科学、方法得当、技术可行、效果显著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原来残缺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必将得以完善,银行整体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可以获得质的提高。二、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应该遵循的规律不良贷款管理实际上是信贷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是贷后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良贷款管理的核心是银行资产的保全。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是确保银行不良贷款不受损失、或者损失最小的管理体系。正常或关注贷款一旦发生逾期,银行贷款就失去了安全性,本金和利息能否收回、能够收回多少,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水

10、平。通过考察花旗、汇丰、巴克莱等一些国际著名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经验,总结我国不良贷款管理的探索经验,我们认为不良贷款有其独特的阶段性发展变化规律,把握不良贷款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是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的基础。从资产保全管理角度看,不良贷款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每一阶段借款人的资产状况、银企关系特征都有较大的差异,透过各种信息、各种表现,分析、总结、把握这些特征,是银行制定适当的不良贷款管理目标、运用正确的管理手段的关键。(一)安全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1)借款人开始出现问题,贷款的本金不能按期偿还;(2)借款人的负债权益比率上升,总资产收益率下降,流动比率、速

11、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开始恶化;(3)管理风格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例如由稳健转变为冒进,由集中控制转为分散、由决策果断转变为优柔寡断等;(4)借款人所处的行业、市场或产品也开始出现对其不利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竞争能力下降。该阶段借款人仍然具有较充裕的净资产,不能还款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流量在时间上暂时不匹配,只要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或者及时进行应变性策略调整,引起贷款预期的财务困难很容易化解。如果银行对借款人的抵押资产提出变现处理,银行的本金与利息能够100%收回,但是银企关系将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害,转败为胜的企业很可能离开银行,成为其他银行的客户。(二)傻

12、瓜阶段该阶段的突出特征是(1)银行经过观察判断,确信借款人存在一定的清偿能力问题;(2)借款人仍然具有相当的清偿能力,还有资格、条件再次申请贷款;(3)如果借款人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来偿还该笔逾期贷款,其他银行经评估后愿意接纳其作为新的客户。该阶段银行通常处于被动提供高风险贷款的尴尬局面。由于现有客户是银行的摇钱树,银行通常不会在客户出现财务困难时立即抛弃客户。为了维护银行与客户同甘共苦、互惠互利的长期关系,银行不得不对借款人进行再融资,新发放的、替换旧债的贷款在设置之初就具有较大的信贷风险,银行的这一处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像一个径直往火坑里跳的“大傻瓜”行为。(三)过渡阶段该阶段的突出特征是(1

13、)各种指标与迹象表明,借款人的财务以及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2)借款人基本上丧失了借新还旧的能力;(3)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受到其他银行的拒绝。过渡阶段是关系到银行贷款安全最关键的阶段。银行决策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抉择,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从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对借款人进行全面挽救,促使其尽快恢复清偿能力。挽救能否奏效?需要多长的时间?银行需要投入多大的代价,是决定银行做出挽救决策的关键因素;第二,对借款人提起破产清算,通过法律手段来追讨债权,保全自身的资产。一旦进入法院的处理程序,银行几乎丧失了处置贷款的主动权,借款人对债务的处置的配合程度、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执法的严格程度及效率,是决

14、定银行何时能够收回余款、能够收回多少余款的关键因素。(四)清偿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1)借款人尚有足够的净资产,能够用现有的资产清偿债务,银行通过破产清算基本上能够收回贷款;(2)借款人清偿所欠债务后,还能剩下区区一点回家的“车费”,借款人不至于重债缠身;(3)借款人可以了断过去的债务,不必用未来的、其他收入偿债,有利于其轻装上阵、再度创业。因此他们愿意与银行、法院、清算小组进行合作。对于银行而言,清算是依法行事,清偿的程序、分配的比例、清偿的速度、债权人之间的协作都依赖于法律规定。银行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为此付出的成本比较高。在清偿阶段银行必须时刻盯住借款人的净资产变化,关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重

15、大事件,防止出现资产的意外减少,或者借款人非法转移资产,导致债权不能完整回收。(五)覆没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1)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完全丧失了所有者权益;(2)在清偿过程中借款人对银行的求偿要求根本不予合作,不择手段地转移现有的资产;(3)银行与其他债权人一样,将损失部分或全部未清偿贷款。总之,从贷款逾期成为不良贷款伊始,银行的决策与管理活动对贷款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银行损失部分或者全部未清偿贷款为止,银行拥有五个可以做出不同决策的选择阶段。在安全阶段、大傻瓜阶段、过渡阶段,银行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的贷款,或者完全收回未清偿贷款

16、。在清偿阶段和覆没阶段,银行将失去处理不良贷款的主动权,未清偿贷款必然受到部分或者全部损失,清偿成本将显著上升,清偿速度、资产保全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前三个阶段,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制定正确的挽救政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并尽量减少贷款损失。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具体目标(一)不良贷款管理的最终目标银行具有更高的负债率,自有资本即使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也不过风险资产的8%,与资本金比例至少超过25%的普通企业相比,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受到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挑战,银行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利润空间日渐狭小,能够用来冲销坏帐的资金并不充裕。因此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一旦出现不良贷款,银行都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100%地收回未清偿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