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4191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乐清市盐盆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试卷题 人教新课标版班级 姓名亲爱的同学,时间过得真快,又到期末了。通过这一年的语文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丰富了感情,成熟了思想。今天,到了展示你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只要你心情愉悦地与命题人对话,与作家作品对话,你的个性和才华就会得到最好的展示。祝你取得好成绩!一、书写阅读(3分)卷面书写3分:在书写过程中,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su( ),目光深su( ),没有一点tu唐( )的样子。我顿时感到困jing( )不安起来。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2、的一项是( )(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广州的空气更加清新。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B.一个同学一下课就追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C.7.1级强震让玉树县结古镇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横,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3、。D.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4、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10分)(1) 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江南逢李龟年(3) _,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4) 马上相逢无纸笔,_。(逢入京使岑参)(5)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学作品创作贵在创新求变,不应过分迷信古人,正如论诗中所说“_,_。”(6)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5、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

4、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6分)(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栏目三:_栏目四:_(2)请你写出两句吟诵马的诗句。(2分)_(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2分)_6、名著阅读(3分)“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_,作者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 就是作者的乳名。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阅读珍珠鸟,完成710题。(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

5、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苗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越

6、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

7、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

8、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7、“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答:8、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9、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动词有:特点是:10、从

9、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5题.(12分)餐桌上的谜底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

10、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

11、桌上的谜底了。”是的,我知道了。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那年,我11岁。11、第段和第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12、-段写小时候“我”很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13、“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2分)14 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15 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四、文言文阅读(14分)(一)东栏梨花 宋苏轼(4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

12、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6.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17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狼(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

13、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8、狼选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止有剩骨: 目似瞑: 屠暴起: 其一犬坐于前:2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B从先人还家 一狼仍从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暇甚D宾客意少舒 少时,一狼径去21、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五、写作(30分)22、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