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24171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慈利一中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慈利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 中国古代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是现实的智慧.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

2、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4.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它正

3、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A B. C. D.6. “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7.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提高我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要用发展的观点处理和解决问题要以保护环境为主,发展经济为辅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难以两全A. B. C. D.8

4、. 从2011年9月1日起到10月1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市民的建议,为2012年拟办实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是政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 B. C. D.9. 规律与现象的联系在于()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A BC D1.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

5、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11.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有知识A. B. C. D.12.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颈子的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头脑中自生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形的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A BC D1. 意识的能动

6、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 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 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 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指出下列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 ()水滴石穿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党支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银行存款增加A B C D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

7、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20分)3、辨析题: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因此,否定就是否定一切。(20分)政治参考答案(理科)一、单项选择题(50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答 案CBDBCBACBCD D B C D题 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 C D B B B D C D D D二、非选择题2、【答案如下】答:(1) 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

8、识发展的动力。(3) 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 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 的根本目的。(2)否定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抛弃,而是既肯定又否定,即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4)“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那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之中。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