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36897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青中学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

2、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造诣逃逸 砧板粘贴 落枕落花流水 B滋润蕴藉 迁徙歼灭 角色群雄角逐 C缜密瞠目 栈道饯行 边塞闭目塞听 D熨帖驭车 堤岸提拔 中肯中流砥柱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近千名美国民众首当其冲,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此次活动,意在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为富不仁的不满,声讨引发

3、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目前,骨牌效应已然显现,该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境内多座城市,并已扩展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A. 如火如荼 B. 首当其冲 C. 为富不仁 D. 骨牌效应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央视小丫跑采访时就透露,广东计划花一年时间内解决6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入户问题。B有消息称,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C对于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D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在我市打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长,这些外

4、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选择铁路作为北上返乡的交通工具。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水二字大有深意。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他看来,。,同时也具有人的品格,具有人格化的属性。山的崇高恰与君子之德相类 水的流变恰与君子之智相通山与水,不单是自然的风景 于是,山水便成了仁德与智慧的化身而是具有与人类内在相通的蕴含 也不仅是心灵性情的投射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

5、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

6、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广都长 除:授职。B或欲构戏于琬曰 构:陷害。C又督农杨敏

7、曾毁琬曰 毁:诋毁。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 克:克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B公与戏语而不见应 君乃反迎而贺C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事不当理,则愦愦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蒋琬“好恶存道(合乎道义)”的一组是(3分)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琬与言论,时不应答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 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蒋琬做广都县令时,经常喝得大醉,什么公务都不管。

8、刘备有一次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 看到蒋琬诸事不理,大怒, 要将他治罪杀死。B蒋琬与杨戏说话,杨戏有时不应答他。但蒋琬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辱慢自己,而是显示出了他为人实诚痛快。C督农杨敏曾经批评蒋琬 “做事昏昏然, 确实不如前人”,蒋琬承认自己“确实比不上前人”,不同意去追究杨敏的毁谤之责。D大家议论认为从水路进攻魏国,如果不能迅速取胜, 退路十分艰难, 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了大家意见,改变了主意。9. 断句和翻译。(10分)(1)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2)

9、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1) 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分)(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在感情基调上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5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10、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杜牧阿房宫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中华灿烂文明的复兴 国家文化主权的张扬(节选)艺 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模式还主要是一种经济模式。我们能否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能否向世界提供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这是对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运动的严峻考验。因为中国现代化如果没有能够在文化上为21世纪世界新的文明样式注入全新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没有能够在普遍性文化意义上提供崭新的文化经验,中华

11、文明的伟大复兴就可能落空,我们的现代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这一深远的历史任务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真正的精神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文化的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所谓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通过积极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理念,不断激发中国文化传统中活的因子,通过创造性转化形成新的中国文化传统;其次是通过对传统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复活传统文化中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因子。所以我们现在谈到中华文化的时候,既要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向前

12、推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又要充分观照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于今天的意义不能因为重提传统文化而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给我们带来了科学、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成果,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制度与精神的文明形态,而且它们恰恰是我们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基本共识。“人文”的内涵很复杂,涉及到对“人文”、“人文主义”以及“人文精神”理解。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诉求,但是中西方文化在表述上是不同的,对“人文”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人文”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与“天文”相对应。周易贲彖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

13、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哲学中的“人文”,即是指“以文明之道(伦理道德)来教化天下”。在西方哲学中,“人文”相对应的英文则是“humanism”,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兴起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主张思想启蒙,倡导自由和个性解放,以“人道”、“人本”来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神本”的神学主义思想相抗衡,“人道”相对“神道”,“人本”相对“神本”,“人权”相对“君权”。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正是在“人文主义”理念的指引下,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呼吁“自由”、“平等”、“博爱”,张扬个性,倡导人权,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看来,儒家文化中的“人文”与西方文化中

14、的“人文”可以说是大异其趣,论域不同,涵义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分别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理念。但是,儒家因其对人的关切,其人文内涵和意蕴非常深厚。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这是儒家的特点,因为儒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特点。儒家思想,历朝历代都在谈,我们认为人是儒学的原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的自觉。仁义礼智信就是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价值。儒家以人为本位,必然有人的自觉。张岱年先生指出,“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在通常的情况下要对别人有同情心,这种古代的人道主义在反对暴政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义”的根本意义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包含尊重人们的所有权的意义,也包括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礼”的根本意义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应遵守一定的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