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3132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ICAD立交平面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第三篇 立交平面设计部分使用说明立交平面设计部分使用说明 目 录 1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设计命令 62 1 1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 62 1 2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 63 1 3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命令 64 1 4 EI LINKCLOTHOID 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64 2 EI MODEZH 综合模式设计命令综合模式设计命令 65 3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65 3 1 EI LC 直圆模式命令 66 3 2 EI CC 圆圆模式命令 67 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 68 4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68

2、4 1 EI LCC 直圆圆模式命令 69 4 2 EI CLC 圆直圆模式命令 69 4 3 EI LCL 直圆直模式命令 70 4 4 EI CCC 圆圆圆模式命令 70 4 5 EI OC 偏置插圆命令 71 5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72 5 1 Ei VSLane 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命令 72 5 2 Ei LJList 路面高程查询命令 73 5 3 Ei SKZD 搜索匝道控制点命令 74 5 4 Ei Fillet 端部圆角绘制命令 75 5 5 Ei DefineDB 定义端部横线命令 75 5 6 Ei DrawDB 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 76 5 7 Ei

3、 EditDB 编辑端部标注命令 77 5 8 Ei XWB 绘制线位表命令 77 5 9 Ei DrawSFZ 绘制收费广场表命令 78 1 1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作为最早的互通立交设计方法 被广泛采用 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将路线或立交匝道看成由 一个个首尾相接的独立线形单元构成 这些线形单元的类型有 直线单元 圆曲线单元和缓和曲线单元 三种 早期的积木法中主要采用参数化设计思想 通过用户输入的参数 构造线形单元组合 此后 出 现的 动态积木法 交互式接线设计法 等 又在此基础上 不断演变发展 在 EICAD 综合版的积木法命令中 将 动态交互式积木法 参数化积木法 的设计

4、思路和过程 进行了集成与统一 克服了参数化设计不直观的不足 引入了动态拖动方法 设计过程更加直观 保留 和发展了参数化设计的优势 方便用户直接输入参数 刷新线形 这样通过动态拖动的方法来定性 通 过数据输入的方法来定量或微调 此外 多种参数拖动控制方式和锁定设置 使得用户能够快速 准确 地获得单元设计参数 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EICAD 积木法命令包含有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直线单元线形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圆曲线单元线形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缓和曲线单元线形 EI LINKCLOTHOID 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在使用积木法

5、模式法命令布设立交线形时 经常 需要连接两条端点位于同一圆周 或直线 上的缓和曲线 使用该命令时 只需分别点取两条缓和曲线 程序自动绘制生成中间的圆曲线或直线单元 1 1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直线单元命令 功能介绍 直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直线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 有方向 长度等信息的直线单元 该命令支持起点左右偏 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直线的长度 终点的坐标 以及控制起点方向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 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取点距离上 一个单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直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处相应前

6、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下一单元的起始参数进行搭 接 2 直接输入直线长度 修改直线单元 3 点取 移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 的长度数据 拖动时 在信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直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此时 如果用户没有选择 设置起点偏转 移动终点坐标时 将保持原方向 反之 如果选择 设置起点偏转 程序会根据鼠标的位置 自动计算新的直线方位角 并自动修改起点偏转方向和角度 在 移动终 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4 如果用户选择 起点偏移 或 起点偏转 并输入新的偏移 偏转 数值后 应点取 刷新图

7、形 按纽 重绘线位图形 1 2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圆曲线单元命令 功能介绍 圆曲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圆曲线 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有方向 半径 转向 长度等信 息的圆曲线单元 与直线单元命令一样 支持起点左 右偏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圆 曲线的半径 长度 终点坐标 以及修改起点方向和 起点偏移距离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 取点距离上一个单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的圆曲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 处相应前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当前圆曲线单元的起始参数进行搭接

8、 2 直接输入半径 长度 转向 左偏 右偏 修改圆曲线单元 3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的半径或长度数据 拖动时 在信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 圆曲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拖动控制方式包括 自由拖动 按长度步长控制 按半径步长控制 如果需要拖动终点时 得到半径数值为 10 的整数倍 可以选择 按半径步长 控制 在 控制步长 框中输入 10 然后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进行拖 动 锁定参数包括 锁定长度 锁定半径 如果需要修改圆曲线长度 但又需要其保持当前半径数值不变 可以选择 锁定半径 4 如果 锁定参数 选择 在拖动时 将会根据起点坐标

9、 起点 方位角和终点坐标 计算圆曲线的半径和长度 当上一个单元为缓和曲线或圆 曲线时 当前单元与上一单元在起点上半径数据不连续 5 在 移动终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同样可能出现上 述半径不连续的问题 1 3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命令命令 功能介绍 缓和曲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缓和曲线 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有起点方向 转向 起点半径 终点 半径 回旋参数 A 值 长度等信息的缓和曲线单元 与直 线单元和圆曲线单元命令一样 支持起点左右偏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缓和曲线的终点半径 回旋参数 A 值 长度 终点坐标 以及修改起点方

10、向和起 点偏移距离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取点距离上一个单 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的缓和曲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 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处相应前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 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当前缓和曲线单元的起始参数 起点坐标 方位角和半径 进行搭接 2 用户可以直接输入终点半径 A 值 长度 转向 左 偏 右偏 修改缓和曲线单元 3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 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的长度 A 值或终点半径数据 拖动时 在信 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缓和曲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拖动控

11、制方式包括 自由拖动 按长度步长控制 按 A 值步长 控制 按终点半径步长控制 如果需要拖动终点时 得到 A 值为 10 的整 数倍 可以选择 按 A 值步长控制 在 控制步长 框中输入 10 然后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进行拖动 锁定参数包括 锁定长度 锁定 A 值 锁定终点半径 如果需 要修改缓和曲线长度 但又需要其保持当前 A 值不变 可以选择 锁定 A 值 4 在 移动终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程序根据起点坐 标 方位角 起点半径和终点坐标 计算缓和曲线的各设计参数 绘制线位 但是不是所有的终点坐标 都有解 1 4 EI LINKCLOTHOID 连接

12、两条缓和曲线命令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功能介绍 在使用积木法 模式法命令布设立交线形时 经常需要连接两条端点位于同一圆周 或 自动搜索 A 值 终点半径等设 计参数 直线 上的缓和曲线 使用该命令时 只需分别点取两条缓和曲线 程序自动绘制生成中间的圆曲线或 直线单元 2 2 Ei ModeZHEi ModeZH 综合模式设计命令综合模式设计命令 功能介绍 用于浏览和修改由积木法 模式法生 成的线位 按线位单元的顺序关系 自动组合判断模 式类型 点取 修改当前模式 按钮 激活相应模式 法的设计命令 使用 上一模式 下一模式 等浏 览按钮 可以任意修改整个路线 该命令减少了设计 过程中 反复调整的

13、过程 3 3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模式法设计思想作为互通立交设计的新方法 一经提出 得到广泛的重视与高度评价 它已经成为 线形复杂路线和互通立交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它的出现使积木法只能成为它的补 充 模式法的基本概念 将线路看成为简单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即 直线和圆 圆和圆之间的连接 例如 我们在直线和圆间采用一条缓和曲线连接 就是最简单的 直圆模式 在圆和圆之间 则根据 半径和圆心距离不同分为 S 形曲线 C 形曲线 和 卵形线 这样 可以将圆和圆之间采用一 条或两条缓和曲线连接 这三种曲线总称为 圆圆模式 直 圆模式圆圆模式 S形曲线 圆圆模式 C形曲

14、线 圆圆模式 卵形曲线 直圆模式 和 圆圆模式 构成的基本模式法设计思想 奠定了模式设计的基础 后面所述的 扩展模式法 是对基本模式的延伸和扩展 设计理念的更新 带来了设计方法的革命 此后 出现 了静态与动态模式法等 都是在此基础上 演变发展而来 在 EICAD 综合版的模式法命令中 将模式法思想不断深入挖掘 计算模型更加完善 使得功能更 加丰富 操作更加方便 快捷 用户可以使用数据输入 鼠标拖动等方法 修改直线和圆曲线的主要设 计参数 并能够实时地 直观地观察线位变化情况 程序提供了丰富的动态操作功能 包括 移动和旋 转直线 移动圆曲线和拖动圆曲线半径等等 EICAD 基本模式法命令包含有

15、EI LC 直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直线单元与圆曲线单元搭接的线形 例如 主线为直线段 设置 平行式变速车道时 可以根据主线中心线的偏置直线和一个位于主线一侧的圆构造直圆模式 EI CC 圆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圆曲线单元与圆曲线单元搭接的线形 3 1 EI LC 直圆模式直圆模式命令命令 功能介绍 直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一条连接直线与 圆曲线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直线和 圆 圆弧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并支持以下 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移动 旋转直线位置 3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圆曲线 4 输入或拖动修改圆曲线半径 5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

16、步长 6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要连接的直线 LINE 或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实体 如果你第一步选取的是直线 LINE 下一步则只允许你选取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相反 如 果你第一步选取的是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下一步则只允许你选取直线 LINE 2 点取 平移直线 旋转直线 移动圆 或 修改半径 按纽 采用拖动方式修改直线和圆曲线的状态和参数 3 在以上拖动过程中 程序会自动搜索刷新缓和曲线的设计参数 通 常设计人员希望得到参数形式上比较理想的缓和曲线参数 例如 缓和曲线的 A 值 长度为整数 圆 曲线的半径取整等等 那么 就需要设置拖动控制 缓和曲线的拖动控制选项包括 回旋参数 A 回旋线长度 同时拖动修改圆曲线半径时 也可以按一定的步长进行控制 以圆心为拖动参考点 选项 控制移动圆或动态调整半径时 鼠标拖动点是否为圆心 4 用户可以直接在 缓和曲线参数 栏中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变化将 导致直线或圆实体的移动 因此 在输入数据前 应选择 移动圆 还是 移动直线 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