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3125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彭三中2020学年度上期第二次定时作业 语文试卷(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课外古诗10首;论语默写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嬉(x)戏瞬(shn)间忍俊不禁(jn)B姊(z)妹地窖(jio)铁青(ti)C黄晕(yn)唱和(h)伐木丁丁(zhng zhng)D倔强(jing)洗濯(zhu)心旷神怡(y)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A晕倒 抵达 恐惧安慰 悬涯 擎天撼地B庸碌 宽怒 辜负遗憾稀落 夜暮降临C繁密 辉煌 茏罩堕落皎洁心旷神怡D寂寥 玷污 功勋撤销聚散险

2、象迭生3选出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A.当夜幕降临时,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C.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铺着一层薄烟。D.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大困难。重要的是走好每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B.行道树一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

3、,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C.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春一文的开头就写盼春,文章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殷切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短短的十几个字,极富情致。D.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5.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3分)A.最近涌现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短篇小说,人们争相阅读。B.从此,她满脸愁容有时竟也露出笑容来。C.夜风吹来,密匝匝的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D.高大的梧桐树像哨兵似的守护在公路两旁。6.连线。(4分)紫藤萝瀑布 沈复济南的冬天 王湾次北固山下 老舍 童 趣 宗璞7、模仿例句

4、写出相同的句式(4分)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 你也就选择了孤单。仿写:_8、语文综合运用( 6分)(1)下面六则广告都是广告语中的精品,仔细品味,你最喜欢哪一则?请谈谈你的理由。(2分)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菲利浦电器:让我们做的更好蓝天六必治牙膏: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铁达时手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2)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5、(4)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_二、诗词积累与文言文阅读。(25分)(一)诗词积累。(10分)9、默写填空。(10分)曹操字_,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 _见称。白居易字乐天,_代大诗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_ 。_,浅草才能没马蹄。问渠那得清如水,_ 。我寄愁心与明月,_ 。_,小桥流水人家。_ ,归雁洛阳边。夏蚊成雷,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0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诲

7、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B、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温故而知新故时有物处之趣D、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简答。(6分)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_,_,_,_。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2分)_三、阅读( 40分)提示: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要字斟句酌,细心研读,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完成各个题目。(一) 春(节选自)(20

8、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 )清脆的喉

9、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 )着。14、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这句话是: (3分)“ ”。15、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A B C D 。(4分)16、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

10、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 、“ 、“ ”。(4分)17、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3分)A 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B 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C 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18、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所写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19、写出含有“雨”字的一句完整的诗句(要求有连续性的上下句)(2分)(二)泰山印象(共20分)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

11、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到了!南天门!”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我感到十分可怕,自己从2000米以下的山底千辛万苦地爬上来,想感受一下贴近天空的神圣,体味一下俯看众山小的气势。却发现,在这里,在天地之势的威压下,我在急剧地缩小下去,轻得连脚下的这方土地都不能踏实地把握。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轻而易举

12、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