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2781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 编号:SCWTD- QSHC025-2007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页码:第 18页 共12页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指导书 SCWTD-QHSC025-20071 目的为了规范我队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根据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2 引用标准GB/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3 准备工作3.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

2、由23人组成。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3.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3.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3.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前编录壁及方向的确定探槽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即近东西走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以下

3、简称南北向)。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a);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1b)。两个方向道选壁及作图方向按下述原则确定。图1 探槽方向判定4.1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北壁明显高于南壁(这时,在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南北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北壁,编录人面向北壁素描作图。探槽的西端(南西端一北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北东端一南东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图2 东西向编北壁的绘制方向示意

4、图编录壁北壁)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某段北壁基岩揭露不好,而刚好其对应的南壁段基岩揭露较好的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将该段改为编录南壁段(这时,北壁不作图)将南壁的素描图向下一倒转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下方。南壁明显高于北壁(这时,在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北壁完整),编录壁首选南壁,编录人面向南素描作图,探槽的东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当探槽起点在东端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3a);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3b)。 图3 东西向编南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4.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东壁明显高于西壁(这时在东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东西壁高低相近时,

5、编录壁首选东壁,编录人面向东素描作图。探槽的北端放图的左侧,南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4a);探槽起点在南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4b)。 编录壁(东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3.1。图4 南北向编东壁的绘制方向示意图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5a);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5b)。图5 南北向编西壁的绘制方向

6、示意图5 原始地质编录5.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5.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若首选壁的基岩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对应的另一壁。一般情况下以首选壁为主、对应壁为辅。5.1.2 确定基岩面槽壁上的风化基岩高度应不小于30cm,通过观察正确判断残坡积物与风化基岩的界线。5.1.3 分层应首先确定分层单元,分层单元视矿体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复杂

7、矿体的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或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应分开。5.1.4 布样应根据探槽对矿体的剥露情况布置样品,在保证样品代表性及槽样规格的前提下,可在槽底布样,也可在槽壁上布样。化学分析样应按规格连续布置,必须穿越矿层及矿化层,并且在矿层顶、底板有控制样。样槽应尽量垂直于矿层走向布置,样品对矿层控制既不间断也不重复,同一个样品不可垮跨层布设。5.2 设置基线5.2.1 基线位置选择基线位置宜选择在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应布在地表。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置基点及基线,见

8、图6。图6 基线布设图5.2.2 操作方法在基点处打上编好号的基线桩,然后用皮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上部就成为基线,第一条基线起点为零。5.2.3 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组长及测手分别作为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5.2.4 基点基线记录将测量的基点基线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表式及要求见附录B中表B.4。5.2.5 文字记录槽探编录的文字记录,按附录B中表B.5“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如果采用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应按附录B中表B.2的要求,另外填写音像记录表。a)槽

9、底不同的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等界线,以槽底界线铅直投影到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槽壁地质现象以及样品、标本、产状等位置,则按产状水平投影在基线上读数为准。b)记录时,应针对该段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侧重的进行。例如描述矿层(体),要抓住矿石特征,重点描述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描述断层,应记录断层特征(含断层面、破碎带、两盘相对移动方向等),达到反映断层性质和破坏程度等要求。c)文字记录内容应与素描图上的内容完全吻合,在编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和作图者应经常核对,发现问题现场修正。5.3 绘制素描图素描图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置等

10、)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纸上的槽壁、槽底展开图。根据探槽长度和地质复杂程度,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1:200。5.3.1 基本要求槽壁图一般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之间应留1cm以上间隔(以便标注产状、样号等),槽底按正投影绘成等宽的长方形,其宽度一般为11.5cm;若遇特殊情况,需绘另一槽壁时,应投绘在槽底的下方,见图7。作图时,应根据地质体的形态(如透镜状、波状、分枝状等)特征勾绘,保持素描图中地质体的形态与实际吻合。图7 槽壁、槽底位置示意图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有特殊意义的小矿体或地质现象虽小于1m

11、m,也应放大表示,其方法是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幅放大素描图,见图8。图8 特殊地质现象放大素描图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见图9。图9 上下移动槽壁示意图5.3.2 作图基本步骤作图员应面向编录壁作图。a)合理布置各绘图要素。首先准备好坐标纸。然后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确定图名、比例尺、基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在坐标纸上的相应位置,原则上应布局合理,整齐美观。使用矿区统一图例。b)绘制基点、基线。以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为起点,编号为0(基点位置画2mm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开始,用

12、测出的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长度、基线的终点为基点1。c)测手测量各地质要素点坐标。测手测量并报出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相对于基线的坐标位置。d)槽壁素描。各导线起点读数均为0m,设各点铅垂投影到基线上的位置为Xm,即皮尺上的读数,该点距基线的铅垂距离为Ym(分基线上或基线下,用标杆丈量出数据),作图员可据此将各点位置投到图上、并分类连接成图。如图10,地表点a垂直投在导线上的点为a,a在皮尺(导线)上的读数为5.5m。a点距导线的垂距a-a为1.9m(读成基上1.9m),则a点的X坐标=5.5m。Y坐标=基上1.9m,据此可在图上确定出a点位置,再依次确定出地表b点的位

13、置。这样依次连接o、a、b点即成地形线(地表线)。将c、d、e点相联为基岩线;将f、q、j点相联为槽底线;将k、i点相联为矿体顶界;将n、m点相联为矿体底界。图10 槽壁投影素描示意图e)槽底素描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作图员即可将该点自基线上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绘出(因槽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破碎带控制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点分别为a、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数在图上反投影到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见图11。f)测量的产状、采集的标本、拣

14、块样的位置应用符号标注在图上(方法同上)。图11 槽底投影素描示意图5.4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a)音像记录表b)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c)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d)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及送样单e)标本登记表f)岩矿石标本g)鉴定及测试成果h)探槽素描图6 记录6.1 SCWTD/JLDD00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6.2 SCWTD/JLDD00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6.3 SCWTD/JLDD00槽、井、坑工程采样记录表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使 用 号:NO.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 页/总 页基 点基 线编 号坐标(m)编 号长 度(m)方位角()坡 度()记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