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22328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稳定发展中力促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王文森 李良胜 潘符颜2012-4-9 8:54:44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2012-03-26内容摘要:2011年,广东工业生产稳中趋缓,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同时,广东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预计增长速度在10.0%-11.0%。关键词:工业经济 分析2011年,广东工业经济在2010年较高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平稳开局,随后受外需走弱、日本地震、电力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生产增速逐月微幅下行;与此同时,企业在各种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加快、人民币汇率升水等多种因素的影

2、响下,获利难度加大,利润增幅明显回调,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挑战。预计2012年广东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保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全年工业增长速度在10.0%-11.0%之间。一、工业经济稳定发展,实力再上台阶(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2011年,广东工业生产保持稳中略有向下的发展态势。1-12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新口径,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085.05亿元,增长12.6%,比2010年全年增速低4.2个百分点。全年四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增速分别为14.0%、13.1%、13.0%和12.6%。目前,

3、广东工业增速低于全国13.9%的平均水平,但在主要经济大省中处于中上水平,低于江苏(13.8%)、山东(14.0%),高于上海(7.4%)5.2个百分点,高于浙江(10.9%)1.7个百分点。2011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085.0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0980.83亿元,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按365天计算,广东工业企业日均实现产值277亿元。广东主要工业产品产能和产量继续提高,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2011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发电3607.20亿度,增长16.6%,占全国的7.8%;加工原油4213.72万吨,与2010年基本持平,

4、占全国的9.4%;钢材3176.62万吨,增长12.7%,占全国的3.6%;水泥突破1亿吨,达到1.26亿吨,增长12.9%,占全国的6.1%;电冰箱1409.25万台,与2010年持平,占全国的16.2%;空调6374.63万台,增长16.2%,占全国的45.8%;手机5.93亿台,增长27.6%,占全国的51.9%;计算机整机5964.12万台,增长57.3%,占全国的17.0%;集成电路176.07亿块,增长2.0%,占全国的23.1%;彩色电视机4862.42万台,增长9.6%,占全国的39.1%;汽车166.95万辆,增长6.9%,占全国的8.7%,其中轿车131.00万辆,下降1.

5、3%,占全国的12.5%。(二)全年工业产销呈现“六快六缓”的特征。1、重工业增长较快,轻工业发展略缓。2011年上半年,广东轻工业生产一度快于重工业,但下半年以来,轻工业增速逐月下滑,而重工业则保持稳定,全年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12月,广东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271.72亿元,增长12.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813.33亿元,增长12.8%,比轻工业快0.4个百分点。2、高技术食品建材及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较快,汽车钢铁石化产业相对放缓。2011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在医药产业、电子及通信产业的较快增长带动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四个季度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分别增长14.9%、13.3%

6、、14.6%和14.7%,高于全省工业的平均增长水平。1-12月,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185.35亿元,同比增长14.7%。居民消费保持旺盛,国内基建保持扩张,广东传统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获得比较快的增长。1-12月,规模以上食品饮料实现增加值1405.69亿元,同比增长16.9%;建筑材料实现增加值1218.62亿元,同比增长17.5%。随着国内投资的快速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加快,装备制造产业也获得较快发展。1-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68.26亿元,同比增长13.9%,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23.67亿元,同比增长15.3%。汽车制造业受日本地震影响,生产

7、经历了从严重放缓到逐步回暖的过程,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4月份降至最低(-15.2%)下半年逐步回升,全年累计增长7.6%。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国外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2011年广东钢铁行业发展缓慢,1-12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18.15亿元,同比增长8.7%。石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减弱,增长放缓,1-12月石油及化学产业实现增加值2859.63亿元,同比增长7.9%。3、内销发展较快,出口增速大幅放缓。2011年,广东工业品销售仍延续内销旺而外销缓的态势,而工业品出口增速逐月下调。2011年,在各种刺激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广东工业产品的内销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稳住了工业的发展态势

8、(见下图)。1-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98168.47亿元,增长20.7%。其中,国内销售68891.55亿元,增长25.2%,内销对工业销售增长的贡献率为82.4%,拉动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7.1个百分点。2011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基本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但下半年出口增速明显下滑,3月当月增长23.5%,6月增长10.6%,9月增长3.2%,12月增长6.3%。1-12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276.92亿元,累计增长11.3%。内销与出口增速相比,1-3月高出4.4个百分点,1-6月高出9.3个百分点,1-9月高出12.8个百分点,1-12月高出13

9、.9个百分点,差距逐步扩大。4、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外资经济增速继续放缓。2011年,广东民营工业经济表现活跃,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外资工业生产逐月放缓。全年四个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累计分别增长19.9%、24.4%、24.2%、和22.8%,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累计分别增长12.2%、9.9%、9.1%和8.4%。全年民营工业增速比外资工业高出14.4个百分点,差距为近年新高。5、小型企业发展较快,大中型企业相对放缓。2011年,广东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保持较快稳定发展,而大中型企业则增长较慢,特别是中型企业速度较低。1-12月,广东规模以上大型工业累计完成

10、增加值7772.24亿元,增长12.1%,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8371.10亿元,增长8.8%,小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941.71亿元,增长17.7%。中型企业增长慢与中型企业中外资企业比重较大直接相关,2011年中型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占企业产值的61%,而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增长较慢。6、东西北地区发展较快,珠三角地区有所放缓。2011年,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受日本地震、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生产有所放缓;而东西北地区外向度相对较低,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旺盛的内销维持了这些地区工业的较快增长。1-12月,珠三角9市累计完成增加值19839.88亿元,增长

11、11.3%;东翼4市完成增加值1523.04亿元,增长20.0%;西翼3市完成增加值1273.66亿元,增长14.8%;山区5市完成增加值1524.23亿元,增长19.5%。(三)五大因素影响2011年广东工业增速放缓。2010年较高的工业增速是在2009年偏低的基数上实现的,今年广东工业增速有所回落,既与上年基数较高和工业总量较大有关,也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工业外需减弱。受西亚北非政治动荡、美欧债权危机等因素影响,2011年全球经济发展有所放缓,影响广东的出口。外向度比较高的东莞受国际市场萎缩的冲击比较大,2011年东莞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7.5%,是珠三

12、角9市中增速最低的地区。二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外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突出,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压缩,有的企业有订单也不敢接,或者不敢接长单。三是物价普涨,既影响企业的生产速度,也影响百姓的消费欲望。上游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制约了中下游生产企业的生产。1-12月,广东工业品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7.3%,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3.7%,工业产品的购销价格“剪刀差”为3.6个百分点。四是企业的资金、用电、用工等生产条件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融资困难更加显现。而且由于原材料采购占用资金增加、应收帐款增多等

13、流动环节占用资金增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随着广东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用电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拉大,部分企业被迫“开五停二”、“开四停三”,拉闸限电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目前广东企业用工总体供需平衡,但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五是受日本地震影响,部分汽车和电子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1-12月,全省的轿车生产量为131万辆,比2010年下降1.3%。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深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1年,在两大因素的推动下,广东工业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有所加快。一方面,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被动”因素。包括实

14、施规划纲要,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这些政策措施助推工业产业向高级化、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高成本特征越发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谋求发展转型,这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动”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在外需减弱、人民币汇率升水的双重挤压下,广东工业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经营难度不断提高,2011年更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人工和资金成本提高的不利环境,企业的盈利水平大大降低。2011年1-12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609.33亿元,仅增长2.4%;交

15、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等四大主导行业共实现利润1895.13亿元,同比下降10.2%。从2010年12月起,外资企业原来享受的免征城市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优惠开始取消,这进一步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盈利水平。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企业被迫向管理、向创新、向转型求效益,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在这种倒逼机制下,适应能力较强的企业仍能保持较好的发展,适应能力较强的企业则逐步被淘汰出局。在“被动”和“主动”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广东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工业比重提升,工业经

16、济的重型化特征继续强化。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广东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重化工业和民生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2009年4月份以来,广东重工业的增速一直高于轻工业,2011年,重工业增速继续领先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轻重工的结构由2010年底的39.9:60.1调整为2011年底的38.5:61.5,重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二)内销产品的比重提升,广东工业的外向依存度降低。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实施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由外向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一政策措施在近两年收到一定的成效,工业产品的内销增长快于外销,比重提升。广东工业产品的内外销比例由2009年底的6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