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622327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要杜绝使用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应合理使用,故A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故B错误;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有好处,可以食用,故C错误;D、垃圾也是一

2、项重要的资源,可回收的应回收利用,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绿色化学的概念、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题关键: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做题时要积极联想,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B是易错点。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 用K2FeO4处理自来水,既可杀菌消毒又可除去悬浮杂质C. 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D. 黏土既是制水泥的原料又是制陶瓷的原料【答案】A【解析】【详解】A. Mg比Fe活泼,当发生电化学腐蚀时Mg作负极而被腐蚀,从而阻止Fe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故A错误;B. K2

3、FeO4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而K2FeO4被还原生成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除去水中悬浮杂质,故B正确;C. 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都是是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故C正确;D. 生产陶瓷的原料是粘土,水泥的生产原料是石灰石、粘土,故D正确;答案选A。3.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 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电解条件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1 mL浓硫酸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 mL浓硫酸Cr2O72

4、的去除率/%0.92212.757.3A. 对比实验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B. 实验中,Cr2O7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2 + 6e+ 14H+ = 2Cr3+ + 7H2OC. 实验中,Cr2O72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阳极产物还原Cr2O72D. 实验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 mol电子,则有0.5 mol Cr2O72 被还原【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增加氢离子浓度Cr2O72的去除率升高分析;B.根据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解答;C.根据阳极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判断;D.根据Cr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计算。详解:A.对比实验,这两个实验中只

5、有溶液酸性强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Cr2O72-的去除率越大,所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A正确;B.实验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2O72+6e+14H+2Cr3+ +7H2O,B正确;C.实验中阳极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 +6Fe3+7H2O,所以导致Cr2O72-去除率提高,C正确;D.实验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

6、mol电子,则有0.5molCr2O72-在阴极上被还原,且溶液中还有0.5molCr2O72-被亚铁离子还原,所以一共有1molCr2O72-被还原,D错误;答案选D。 4.硼氢化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燃料电池(DBFC), 由于具有效率高、产物清洁无污染和燃料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2H2O8e=BO2+8H+B. 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有1molNa+透过选择透过膜C. 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D. 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以硼氢

7、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呈碱性,由工作原理装置图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a为负极,b为正极。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解答该题【详解】A. 电解质溶液呈碱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故A错误;B. 原电池中为钠离子选择透过性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有1molNa+透过选择透过膜,故B正确;C.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

8、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故C错误;D. 根据分析,a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5.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W、Z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2倍,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质子数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Y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B. 原子半径:XYZC. 该新化合物中的Y元素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Y、Z两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知,X能形成4个共价键、Z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X位于第IVA族,最外层有4个电子;Z位于第VII

9、A族,最外层7个电子;W形成+1价阳离子, W位于第IA族,最外层1个电子。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质子数的,若Y为第二周期元素,符合结构要求的为3号元素,与W元素冲突,故不为第二周期,若Y为第三周期元素,符合要求的为15号元素P,那么W为Na,X为Si,Z为Cl。【详解】A. Y为P,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是磷酸,为中强酸,故A错误;B.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XYZ,故B正确;C. Y为P,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P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且该阴离子得到W原子一个电子,所以P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即Y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故C错误。D. Y、Z两元素可形成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为共

10、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B。6.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Z、Y、W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ZB. 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4,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WC. W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的沸点D. 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答案】B【解析】【分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故W、Z为非金属,原子序数ZW,W处于第二周期,Z处于第三周期,X、Y、

11、Z同周期,X、Y为金属元素,Z为非金属元素,所以Z的原子序数比X、Y的都大,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大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则原子序数XY,且二者处于第三周期,所以X、Y、Z的原子序数ZXY,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解答。【详解】A. 根据上述分析,W、Z为非金属,X、Y为金属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W的非金属性强于Z的非金属性,故A错误;B. 若W为O元素,Y为Mg元素,二者的原子序数相差4,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MgO,为YW,故B正确;C. W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水、氟化氢时,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氢化物的沸点,W为C, Z为Si时,W氢化

12、物沸点较低,故C错误;D. 若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D错误。答案选B。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K37ClO3+6H35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5NA,则有212克氯气生成B. 常温常压下,40g氖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2NAC. 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Zn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可能为3NAD. 标准状况下,33.6L Cl2与足量CH4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CCl键数目为3.0NA【答案】D【解析】【详解】A.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的3mol氯气中含6molCl,其中1mol为37Cl,5mol为

13、35Cl,生成氯气摩尔质量为:=70.7g/mol,若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3mol氯气,其质量为:3mol70.7g/mol=212g,故A正确;B. 常温常压下,40g氖气为2mol,氖气的原子即为分子,所含的分子数目为2NA,故B正确;C. 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若完全生成二氧化硫,则转移电子为0.2mol,若完全生成氢气,则转移电子为0.4mol。锌足量,所以硫酸完全反应,开始生成二氧化硫,溶液变稀生成氢气,所以产物有二氧化硫和氢气两种物质,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介于0.2mol-0.4mol之间,故C正确;D. 33.6LCl2物质的量为1.5mol,含有

14、氯原子为3mol,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和HCl,由于HCl中含有氯原子,则生成C-Cl键小于3mol,故D错误。答案选D。8.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B、C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p(A)p(C), 则A、B、C分别是A. CO、H2、O2B. O2、N2、H2C. NO、CO2、H2D. NH3、O2、NO2【答案】A【解析】【详解】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如体积相同,则质量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已知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p(A)p(C),则摩尔

15、质量BAC,即H2 CO O2,选项中只有A符合;答案选A。9.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应远离烟草。烟草和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有毒物质,其中剧毒物尼古丁的结构简式如图乙所示,致癌物质苯并吡的结构如图甲所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A. 尼古丁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尼古丁分子中的C、N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C. 苯并吡的分子式为C20H12D. 苯并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 尼古丁分子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B. 尼古丁分子中含有饱和C原子,饱和C原子是四面体结构,所以尼古丁分子中的H原子一定不共面,故B错误;C. 有结构简式可知,苯并吡的分子式为C20H12,故C正确;D. 苯并吡中含有苯环,具有苯的性质,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10.过量饮酒易引起酒精中毒,中毒原理为乙醇被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氧化成对人体有极大毒性的乙醛,中毒严重者有生命危险。下列醇类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有几个甲醇 1-丙醇 环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