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1994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f.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宋雨佳(大连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2015055101092)摘要:网络似乎是人类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他从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就以购物来说,每年双11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而创下的财富又是令实体经济所眼红的。甚至可以说网络给人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MSN、电子邮件、微信、微博、QQ、这些虚拟的社交软件不仅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场所。在这种交往方式下,我们享受了便捷及时的沟通。网络中的虚拟自我也将因网络社群的交往特点而发生改变,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技术的高度

2、依赖又给虚拟自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危机。 关键词:网络;发明;网购;影响;自我体现Abstract:Network seems to be the greatest inven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human, to provide for him from every field in changing the human way of life.In terms of online shopping,the DOUBLE 11 up to 91.2 billion yuan in 2015 in the fact that the volume of cou

3、ld even say that the network has brought peoples own development to a new living space. MSN, E-mail, weibo, QQ, In the network virtual community not only we provide a new way of human interaction, but also provide us with a whole new place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Under this way of communica

4、tion, we enjoy the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in time. The virtual self in network will b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mmunity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technology and give the virtual self brings a se

5、ries of problems and crises. Key Words:Network; invention ;online shopping;目录第1章 ,社交网络的裨益第二章,虚拟自我的体现第三章,对虚拟自我的认识和看待第一章,社交网络的裨益1.1,社交网络的优点1.资源分享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全球覆盖满足了我们信息共享的需求。我们可以各种网络途径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许多社交网站甚至具有整合即时消息功能,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聊天等方式实现实时信息交换。现代网络的发展真正可以使我们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方便安全 “日行八百里”在中国古代也就算是一种特快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中国古

6、人的社交媒介几乎穷极各种动物,但是依然实现不了及时便捷的沟通。现代达网络社交媒介极大的满足了我们便捷沟通、及时沟通的需求。3.全球网络众所周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我们都可以联系到老朋友,网络实现了我们全球的联通。通过一些社交网站,个人可以结交新朋友或业务关系,或延长他们的个人基础,通过连接和与朋友的朋友交流等。1.2社交网络的缺点1.2.1.时间的占用面对面交流处于濒危网络社交浪费我们的时间。微信订阅、刷微博.我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事件越来越多,尽管可能接收到一些有用信息,但是真正有效的时间却被我们大大浪费掉,具体表现在:社交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专业性深度且导致我们思考时间碎片化,一整块的空余时间被切

7、割成无数片段,对于思考问题的深度性极坏,这表现看起来我们是在接收知识,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尼尔森在报告中称,美国网民在社交网络和博客上花费的时间占其整个上网时间的近25%。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不仅美国,全球10大主要互联网市场上,社交网络和博客活跃用户占整个活跃网民总数的75%。一些当时很可能是用于制作和维护重要的商业,社会或专业连接,它也是真实的,它很容易成为分心,最终花费宝贵的时间,对游戏,聊天或其他非相关活动。克拉克dorie 赫芬顿邮报报道,Facebook的用户每月花费约六小时在网站上,而社交网站上花费这些社区的三倍多的时间,为他们做其他的网上活动,如电子邮件。2.社

8、交网络的危险性社会网络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些社会团体有一个反向的副作用,也是一种社交的大缺点:他们减少或消除面对面的社会。由于虚拟世界中所提供的自主权,个人自由创造一个幻想的人物,可以假装是别人。这是很难说没有,是不礼貌的,或忽视的人,当你正在寻找他们的眼睛。这是非常容易和快速解除好友关系或停止追随的人,或者干脆阻止他们的努力使一个连接。只需点击一下鼠标,你的问题。不幸的是,这个网上社会欺骗人的机会,以了解如何解决互联网在世界上的冲突外的功能,它可以阻碍或削弱一个人的社会技能的发展。第二章,网络中的虚拟自我虚拟自我是在网络空间中存在并被认可的自我察觉、自我形象或自我感情。虚拟自我是网络时代的特殊

9、产物,是有别于现实自我的另一种自我的存在方式。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区别 2.1具有虚拟性。虚拟自我是现实自我的派生物,也就是说从虚拟自我中可以了解一个人现实自我的存在状态。一个人想要在虚拟空间中以一种虚拟角色、虚拟身份存在,或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缺憾,或是由于某种不满,或是某种压抑,或是想表现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一面,总之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因而虚拟自我相对于现实自我而言具有理想性,或伪装的成分。可以不真实是虚拟自我的最主要特征。2.2,具有时效性。现实的自我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对自我怀有的感情往往是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点的。尽管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结构

10、、自我理想、自我要求等主观因素,使人在相同的外在评价下体现出差异性,但人在现实社会里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自我对外界评价的主观态度。这种主动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在现实空间中尽管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接近或逃避周围的人,但由于生活空间的既定性,以及就业环境的既定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无法轻易地选择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周围环境。而虚拟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借助于电脑来实现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操作来调整自己所需要的交流对象,至少可以很轻易地逃避自己不想要的评价对象。因此,虚拟自我具有更大的主动性。2.3,具有可变性。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不是现实的关系,而是虚拟的关系。如网络空间中,可以有虚拟的

11、父子、夫妻、情人、同学、朋友、敌人也可以统称为网友。虚拟的关系是虚拟自我与虚拟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虚拟性使得虚拟自我具有伪装性,可能不是现实的自我存在状态,如在网络空间中,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都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人想在网络空间体现的状态现实的自我也是可变的,主要是指人在不同的阶段自我的成长具有不同的主题,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自我的不同内涵。但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通过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分析,会逐步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与稳定的态度,并反作用于自己的行为,形成固有的行为范式与性格特征,使现实自我具有稳定性。现实自我往往也是一个人的主要特质、核心特质的体现。但虚拟自我,是根据自我的需要而建立

12、的一种自我存在方式,虚拟空间的自由性、主动性,产生了虚拟关系的不确定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虚拟空间中会以不同的方式将一个人身上的次要的特质,隐性特质表现出来,使虚拟自我具有不定性、模糊性。 2.4,拓展特点。而在虚拟世界里,虚拟自我的主动性不仅仅体现在对他人评价的主观态度上,更主要体现在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评价对象上。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虚拟人与虚拟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评价也是一种虚拟的评价虚拟自我不是自我存在的主要方式,虚拟空间不是自我存在的主要空间;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虚拟自我的存在;其次,大多数人对虚拟关系的需要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需要,虚拟关系只不过是现实生活

13、的一种补充;同时人在网络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为基础的,是现实自我直接、间接的表现形式。第3章 对虚拟自我的看待和认识4.1虚拟自我的存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出现,为自我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存在方式,使人的心理健康也与虚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虚拟自我存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1.可以调整他人对自我的评价,调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弥补自卑心理,激发生活激情。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从社会与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中获得的。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也指出“一个人对自己

14、的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与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与社会机会的有限性,不少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相对挫折的过程。同时在现实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他人对自我既定的评价,不论是被欣赏还是被否定,都因为具有既定性而失去自我的激励、期待和对未来生活的激情,一帆风顺的人会因为缺乏挑战而患有如马斯洛说的“超越性失乐症”;失败太多的人,会因为挫折感而抑郁。虚拟自我的出现使一些人变换一种眼光看自己,有利于重新发现自我;对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自卑感较强的人,在虚拟的关系中获得补偿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虚拟自我可以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改变既定的现实,可以以一种自己想要的方式出现,可以升华与疏导现实生活中的

15、挫折感,获的一种虚拟的满足,以调整心态,获得内心的平衡。尤其是一个人在受到重大挫折时,网络空间中虚拟自我的存在可能成为重要的危机干预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虚拟空间的存在为“弱势群体”体现自己找到了另一个空间。4.2.可以增强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虚拟自我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在虚拟关系中,每一个人既是自己自我形象的塑造者,也是自我形象评价对象的选择者。在网络空间中,只要轻按鼠标,就可以选择或删除自己想要的信息,只要轻按键盘就可以改变虚拟自我存在的状态。网络空间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大大地改变在生活中,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被动性与对他人的依赖性,对增强个性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有积极的作用。4.3.可以建立

16、更丰富、更全面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分工、社会背景、社会角色的限制使人的个性只能在特定的层面上体现出来,而人的个性 是丰富的,多样的,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可能将人的个性的所有方面都能很好地展现与发挥出来,有的人生活空间很小,个性空间也很小,个性的压抑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严重的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虚拟的世界是自我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网络是一个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回归到最平等、最自由的空间,在这里身份、地位、过去、都虚拟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人可以放弃现实生活中被既定的社会生活所固定与制约的角色与心态,以虚拟的身份体验各种不同的自我存在方式。在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丰富性,可塑性可以丰富、创造自我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