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19668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抄写、字迹工整、准确(2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2.根据课文默写(10分)(1) ,明月来相照。(王维 )(2)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5)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6)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7)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8)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斑ln( ) 殷( )红 屏zhng( ) qdo( )4下面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2分)( )A中国的故宫与法国的卢浮宫,两者的设计理念迥乎不同。B父亲经过儿子的书房,看见儿子读书目不窥园,很感欣慰!C父亲一听说女儿离家出走便气冲斗牛,恨不得女儿立刻出现在眼前给他道歉。D“距离高考还有100天。”黑板上赫然写着。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十一”黄金周,不但让人无法闲适出游,而且让人身心疲惫,一些群众戏称黄金周俨然已经成为“黄金粥”。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C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我国将对中高考进行大力改革。D虽然医保体系已经覆盖了约95左右的人口,但是异地就

3、医仍不是件容易事儿。6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A吟唱着人生的激昂慷慨与低缓 B驱赶着人生的黑夜C容纳着坚硬的巨石和柔弱的小草 D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二、阅读与欣赏(38分)(一)(3分)初冬游木渎有感(其一)初一(1)班 季宸轩池鳞结伴游,影叶漾高楼。疑是春行早,丛中花正羞。7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1分)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2分)(二)孙权劝学(4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

4、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1)卿今当涂掌事 (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0. 翻译句子。(2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三)(12分)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

5、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 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怒,诘其故( ) 上既惧又说( )12.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太祖亟见之 B.学而时习之C.两狼之并驱如故 D.曲肱而枕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宋太祖是个怎样的人。(2分)(四)老丝瓜的故事(4分)春天,邻院种丝瓜,爬得满院都是,甚至越过“边界”爬到我家院内的一棵树上,

6、高高地悬着,风儿吹过,它悠然自得地晃动着它那浅紫色的、瘦小的身躯。入夏了,丝瓜长大了,换上了一件深绿色的外衣。后来,邻院中的丝瓜都被陆续地摘走了,只有树上这只依然高悬。绿油油的、浓密的树叶与丝瓜浑然一体,不仔细看竟发现不了它藏在哪里,只有在晚风吹过时,随着树叶哗啦啦的歌唱,丝瓜才羞涩地从树叶中间露出它的容颜。入秋了,丝瓜的外衣变黄了,而且颜色一天天加重,变成深褐色。同时,树上的叶子也变黄了,秋风吹过,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为老灶瓜开一场告别的舞会。看到这场景,我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凄凉。冬天到了,狂风在呼啸,那丝瓜被肆虐的狂风刮得东倒西歪。我总担心它会被这风刮落,可每每狂风过后,老丝

7、瓜依然平静地悬在那里,颜色愈深。我坐在窗前,窗外是光秃秃的一片,突然意识到这老丝瓜竟是冬的点缀。虽然它已苍老,枯干,但我仍固执地认为它活着,在与自然斗争。冬天的寒。风冷雪并没有把它吓倒,它依然顽强,在它那干瘪的外表下潜藏着一种深刻的美。那恰是一种饱经沧桑、历经苦难的美,一种最自然、最朴实、毫不矫柔造作的美,一种令人崇敬而又心疼的美。 每天清晨,我起床后,总要打开窗帘,望一望它。于是,心中的软弱和自怜一扫而光,又充满了希望。它给我带来了一种力量,使我的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那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毫不服输的心情。我爱这种感觉,我又充满了自信。在这天的开始,我满怀喜悦地去迎接那满天灿烂的阳光和周围的

8、一切。是它老丝瓜教会我以温柔对待他人,以顽强对待挫折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春天又到了,老丝瓜终于落了。我把它捧在手心,仔细地端详着,它那细小昏纹路是它的筋骨,它那突起的脉络是它的脊梁,它那瘦骨嶙峋的身躯表明了它那人一而终的顽强。坐在那儿,静静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15文中划线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16.老丝瓜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五)(15分)难忘那夜的秋雨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

9、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赶回亲戚家。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我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得哭了起来。母亲

10、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不要怕,哪里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A)我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来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再往前走了约一百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不要怕,你是个大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快到西北

11、边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说:“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我想到母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人淡淡地说:“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B)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寒噤。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可怜的样子,父亲没做声,转过身去,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我的湿衣服换了下来,都是打补丁的旧上布衣服。父亲煮了一锅菜粥,

12、桌上放了一碗咸芥菜,也没放油。父亲说:“哼,人穷盐钵里都会长蛆。”母亲对我说;“你都十多岁了,家里人多,几亩地又打不到够全年吃的粮食,你爸爸也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我没做声,放下碗,倒在床上哭。父母心软了,让步了,又说:“是同你商量,你硬要读就去读,反正我们穷。”我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母亲把我追了回来。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吃晚饭时,父亲突然问:“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教师?”我说:“不知道,只要你们允许我读,我会努力的。”这时,母亲发现我发高烧,赶紧烧了一大碗开水,叫我全都喝下去,盖上

13、被子把寒气逼出来。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船板做的墙壁缝中往里面灌,冷飕飕的。看到父母骨瘦如柴,岁月和苦难在脸上刻满了忧愁,我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有人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还薄。”这虽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我自认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懂得知恩图报。17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答:18人物语言是心灵世界的写照。请仔细品味下面的话,说说这些话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4分)(A) 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B)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答:(A)(B)19文章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分别写到“父亲没做声”和“我没做声”,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两处“没做声” 的原因。(4分)答:20标题为“难忘那夜的秋雨”,“我”为什么难忘?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