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56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基础考查 1 下列句子中 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致 达到 B 有弗学 学之弗能 弗措也 措 放下 C 小人反中庸 反 反对 D 子庶民 则百姓劝 劝 勉励 指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解析 选 C C 项 反 违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勉而中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B 诚者 天之道也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C 尊贤 则不惑 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 D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解析 选 C C 项 就 连词 A 项 就 连词 并且 连词 B 项 助词 表判断 助词 用于句中 舒缓语气 无实在意义 D 项 于 在 介词 于 比 介词

2、3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B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C 尊贤 则不惑 D 子庶民也 解析 选 D D 项 子 名词意动用法 把 当作子女对待 其余均为形容词用作名 词 A 项 亲友 B 项 愚人 C 项 贤人 4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从容中道 圣人也 B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C 好学近乎知 D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析 选 C A 项 古义 自然而然 今义 临事沉着镇静 不改变常态 B 项 古义 审慎地询问 今义 即审讯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 中的自诉人 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

3、实 D 项 古义 坚守不渝 今义 顽固坚持 二 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 完成 5 8 题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 非道也 是故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 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仲尼曰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 小 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子曰 道之不行也 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 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 贤 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

4、也 子曰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 身 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命之谓性 命 赋予 B 喜怒哀乐之未发 发 发生 C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育 孕育 D 小人而无忌惮也 惮 害怕 解析 选 B B 项 发 向外表露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B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C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D 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 解析 选 B B 项 助词 的 其他各项为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7 下列对原文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

5、是 A 文章认为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 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 品德高尚 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B 孔子认为 君子之所以中庸 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 无过无不及 小人之所以 违背中庸 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 专走极端 C 孔子总结自己的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 聪明的人认识过了头 愚蠢的人智力 不及 不能理解这种主张 D 孔子认为 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 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 知道了修身的方法 就知 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 解析 选 D 应为 知道了好学 力行 知耻三件事情 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 2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

6、能久矣 译文 3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译文 答案 1 和 是天下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 2 中庸是天下的至道 最高的道德标准 呀 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做到了 这种情况 已 经有很长时间了 3 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 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 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三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9 12 题 哀公问政 子曰 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 其人存 则其政举 其人亡 则其政息 人道敏 政 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 蒲庐 也 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 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

7、不可以不知天 齐明盛服 非礼不动 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 贱货而贵德 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 重其禄 同其好恶 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 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 所以劝士也 时 使薄敛 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 既禀称事 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 嘉善而矜不能 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 举废国 治乱持危 朝聘以时 厚往而薄来 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 天下国家有九经 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 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 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 不信乎朋友 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 有道 不顺乎亲 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 反诸身不诚 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 不

8、明 乎善 不诚乎身矣 节选自 中庸 注 方 书写用的木板 策 书写用的竹简 敏 勉力 用力 致力 蒲庐 即芦苇 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杀 差别 齐明盛服 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 跲 ji 说话不通畅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 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B 仁者人也亲 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 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C 仁者人也亲 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D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解析 选 D 正确的停顿为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

9、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哀公 鲁哀公 姓姬名蒋 哀 为谥号 B 百工 西周时指工奴 泛指手工业工人 各种工匠 C 诸侯 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 汉朝分王 侯二等 D 中庸 和 礼记 论语 孟子 并列称为 四书 解析 选 D D 项 礼记 应为 大学 1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 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 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 B 孔子解释说 仁 就是爱人 义 就是要适宜地做事 这都是礼的要求 C 做任何事情 事先预备才会成功 没有预备就会失败 说话

10、做事都是这样 D 文章在结尾处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达到真诚 即要明白什么是 善 解析 选 B B 项 对 义 的解释不当 原文是 义者宜也 就是事事做得适宜的意 思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译文 2 官盛任使 所以劝大臣也 译文 3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 解析 第 1 句要注意介词结构的翻译 第 2 句 官盛任使 是省略句 要注意恰当地补 写出省略的成分 第 3 句 一 是 一样 的意思 答案 1 所以 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 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 修养自己在 于遵循大道 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 2 让他

11、们官位高 让众多的人供他们使用 这是为了劝勉大臣 3 总之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 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鲁哀公询问政事 孔子说 周文王 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 他们在世 这些 政事就实施 他们去世 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 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 治理地的途径是 多种树木 说起来 政事就像芦苇一样 所以 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 要得到适用的人 在于修养自己 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 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 仁就是爱人 亲爱亲族是 最大的仁 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 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 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 尊重贤 人要有等级 这都是礼的要求 所以 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 要修养自己 不能不侍奉亲族

12、 要侍奉亲族 不能不了解他人 要了解他人 不能不知道天理 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 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 这是为了修养自身 驱除小人 疏远 女色 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 这是为了尊崇贤人 提高亲族的地位 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 与他们爱憎相一致 这是为了亲爱亲族 让他们官位高 让众多的人供他们使用 这是为了 劝勉大臣 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 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 这是为了体恤群臣 使用民役不 误农时 少收赋税 这是为了爱民如子 经常视察考核 按劳付酬 这是为了招纳工匠 来 时欢迎 去时欢送 嘉奖有才能的人 救济有困难的人 这是为了优待远客 延续绝后的家 族 复兴灭亡的国家 治理祸乱 扶持危难 按时接受朝见 赠

13、送丰厚 纳贡菲薄 这是为 了安抚诸侯 总之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 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 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 没有预备就会失败 说话先有预备 就不会中断 做 事先有预备 就不会受挫 行为先有预备 就不会后悔 道路预先选定 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 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 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得到在上位的人 的信任有办法 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的信任 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 不孝顺父母 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孝顺父母有办法 自己不真诚 就不能孝顺父母 使自 己真诚有办法 不明白什么是善 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四 语言表达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对内容的理解

14、填空 对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选择 中西文化的表现大不相同 中国文化对人的需要 欲 并不刻意加以塑造 而是顺其自然 中国人是主张 知足常乐 的 即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 自然的限度以内 中庸的文化观念使中国人能够恰当地看待自己的欲望 孔子曾称赞 诗经 关雎 篇说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乐而有度 哀而有节 这里面体现了阴阳相济互 约关系所形成的张力结构 其中就隐含着中庸的致思方式 吕氏春秋 曰 天生人而使 有贪有欲 欲有情 情有节 圣人修节以止欲 故不过行其情也 毛诗大序 亦曰 发 乎情 止乎礼 这些都显示了中庸的态度 它总是避免极端和偏执 而善于在两极之间保 持必要的张力和均衡 应该说 这是一种很高的智

15、慧 正所谓 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则不然 西方人往往以超越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的 度 他们更喜欢向事物的 极限挑战 例如奥林匹克精神就被诠释为 更高 更快 更强 这不能不说是文化性格使 然 我们从这里很难体味到对 度 的敬畏和守望态度 由上面的文字可知 对人的需要及满足的选择 中西文化大不相同 中国人 西 方人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属于结论类压缩语段题 首先要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 找到关键语句 然后再根据所要填写的句子的语境进行合理概括 答案 中国人 主张 知足常乐 西方人 更喜欢向事物的极限挑战 14 仿照画线的句子 依据文意续写两句 做人 要像花儿一样 不一定艳丽娇媚 但必须芬芳四溢

16、 做人 要像大树一样 不一定枝繁叶茂 但务必挺拔秀颀 答 答案 示例 做人 要像高山一样 不一定高大巍峨 但定要庄严挺立 做人 要像溪水一样 不一定波澜壮阔 但必定清澈明净 做人 要像太阳一样 不一定光芒四射 但必须和煦温暖 做人 要像土地一样 不一定甘居人下 但定要踏实敦厚 任写两句即可 15 校学生会拟开展 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的主题活动 为学习交往经验 将对某老师 进行访谈 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要求 紧扣访谈目的 问题步步深入 语言表达简明 得体 答 解析 本题从设计访谈问题的角度来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 简明 得体 问题设计要紧 扣 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的主题 紧扣访谈目的 学习交往经验 三个问题要由浅到深 语 言要简明 采访对象是老师 说话要注意对象 言辞要得体 答案 示例 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 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从这些事例中 您总 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 您还有哪些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