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32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6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单元提要 这一单元的文章分为七个话题 王好战 请以战喻 中的四篇短文讲了为人君施行仁 政的重要性 借用形象的事例说明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才能达到目的 否则只会缘木求鱼 王何必曰利 讲了维持国家要靠什么 需要的是义而不是利 说明了只顾求利的危害 现在以德治国可谓受孟子思想的影响 这一话题分析得细致且通透 明确地告诫为政者一定 要掌握好这一原则 民为贵 显现了孟子的思想高度 以人为本 国君把百姓放在心上 那么百姓就有归 宿感 就会竭尽全力地为君王服务 也就成为我们盼望的和谐社会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这一观点演化为我们今天的立政为民 公平公正民主的精神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体现了孟子的政治

2、理想 与百姓同忧乐 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中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田猎也 这样的政治环境 则会集四方之民如水之归下 在 当时能有这样的远见 的确精深 人和 这一话题谈了内部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 之 文章运用对偶 排比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使得表意异常酣畅 让人深信不 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高屋建瓴 谈了大丈夫与一般人的不同 心存道义 能够经受一 切考验 在磨难中成就自我 提升自我 集义 这一观点更为精深 它是我们现在 终身 学习 观点的本源 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说了人与非人的不同 这一话题的文章 多在反面用墨 明确而警醒 数千年来华夏儿女都

3、在接受着它的警示与监督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 首先要注意把握孟子的思想要义 其次要注意体会孟子文章的雄浑 气势 学习其说理善用比喻 行文多铺排的艺术特点 注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 走近 诸子 1 作者简介 孟子 约前 372 前 289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教育 家 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 孟子 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一代儒家宗师 有 亚圣 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 价值观念冲突日益加剧的时代 同时也是学术思想 大争鸣 大解放的时代 孟子怀着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的雄心壮志和 宏伟抱负 前半生带领

4、弟子周游列国 游说诸侯 前后四十余年 孟子以积极的入世精神 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改革方案 一直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 呐喊 但他的政治学说和主张却被认为是 迂阔而不切实际 没有被当权者接纳 孟子空怀一腔政治热情无法付诸实践 但却对自孔子以来的儒家思想做了一个整体性的 梳理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成为孔子之后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思想传人之一 2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 七雄并立 相互之间战事频仍 战争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 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 老弱 转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 孟子目睹当时社会纷乱之景 认为天下 定于一 主张通过 施行仁

5、政来 王天下 所以他游说梁惠王 齐宣王 乃至宋 滕等小国的统治者 但是他 的理想终究未能成功 大国忙于逐鹿中原 攻城略地 小国则苟延残喘 希求自保 孟子的 理想与社会的现实脱节 这就使他的主张不可能被付诸实施 3 核心思想 1 性善论 性善论 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孟子认为 人都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这四者分别是仁 义 礼 智的发端 扩充这四端就足以保四海 不扩充这四端则不足以事父母 基于这种认识 孟子道性善 孟子 滕文公上 的意思不是指人性原本都是善的 而是说人的本性中有几棵非常小的 可以发展成善德 比如仁 义 礼 智 的苗子 人

6、性中 其余更多的部分则跟禽兽没有什么差别 美德就来自于保持和发扬人性中这一点不同于禽兽 的东西 所以 保持和发扬的功夫至关重要 2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 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 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 名命题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 对于国家的治乱兴 亡 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 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 孟子赞同 若君主无道 人民有权推翻政权的观点 3 提倡仁政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 就很容易成就王业 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 分给每一位成年男子五亩宅地 一百亩私田 使百姓在经营公 田之余经营私田 使他们有足够的财产养生送死 而后推

7、行教育 向百姓申明孝悌等伦理道 德规范 使他们养成善德 见 孟子 梁惠王上 仁政的基础是 不忍人之心 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 三 品评经典 1 作品解读 孟子 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 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治 国思想 政治观点和政治活动 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属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学说出发点 为性善论 主张德治 孟子 长于论辩 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往往是欲擒故纵 反复诘难 迂回曲 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孟子 中大量使用排偶句 叠句等 来增强文章的气势 使文章气势磅礴 感情充沛 雄辩滔滔 极富感染力 2 名家评说 在忧患中

8、可以得到生存 在安乐中会获至灭亡 傅佩荣 孟子提醒我们 在追求快乐的时候 要注意到它跟危险跟灭亡有时候是连在一起的 忧 患 这两个字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因为儒家思想就具备一种忧患意识 我们读 易经 后面有 易传 易传 代表的是儒家的思想 书中一再强调 作易 者 其有忧患乎 因为宇宙万物都有它的规则 生物之间有食物链 有生物平衡 生态平 衡 人不一样 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的话 他不知道怎么去思考 去选择 去判断 最后会 弄得天下大乱 人需要受教育 人就要忧患这个问题 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 将来就不会快 乐 而是痛苦 中庸 里说 天地之大 人犹有所憾 天地这么大 人还是觉得很遗憾 人类这个生 命不会自

9、然发展 身体虽然会自然成长 但是你还需要接受教育 因为你是万物之灵 如果 你在思想上 在精神上 没有方向的话 恐怕就会误入歧途 所以 孟子特别强调忧患 如果一个国君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那就好了 以天 下的快乐为快乐 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 后来发展到 宋朝范仲淹说的一句名言 先天下之 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过 我更欣赏孟子的原话 范仲淹说得非常好 但是没有人做得到 你要后天下之乐 而乐 那你就永远不会有快乐 因为天下永远有不快乐 而孟子的思想比较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 乐 跟 忧 都以天下人为标准来考量 你自然可以称王天下 天下人都欢迎你 人们常说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强调人应该有忧患意识 要居

10、安思危 但是 从忧患 这两个字来看 忧是忧愁的意思 患是担心的意思 难道我们的人生真的应该在忧愁和担心 中度过吗 还要不要追求快乐 孟子说 君子有终身之忧 无一朝之患 我有一辈子的忧愁 但是没有一天的患 患代 表担心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的终身之忧 是想到舜 舜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 后来才变 成圣贤 造福天下百姓 我本来也是个平凡人 可是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平凡的人 没有什么 长进 所以 我要一辈子都去忧愁这个事情 没有一朝之患是什么意思呢 不会说今天有什么事情 会让我觉得难过 过不去的 反 省自己 我只要做到两点 第一是仁 第二是礼 仁就是我非常真诚 做好事 礼就是我遵 守规范 一切按照礼仪来做

11、与人互动 那么 一天之内即使有一些损失 抑或有一些获得 也不值得我去喜怒哀乐 这就是没有一朝之患 人的这种快乐跟忧患连在一起 我们就会知 道孟子的立场 你不要以自己的快乐去考虑问题 你要考虑到天下人 那么 一般的人会说 我又不是政治领袖 我干吗要考虑那么多 节选自 孟子的智慧 一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名句 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 孟子 滕文公上 释义 物品千差万别 这是客观情形 自然规律 运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 就算这种花 朵再美 那也是单调的 不论是中华文明 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 都是人类文明创造 的成果 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 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 它们珍

12、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 吸引人 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 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 种文明为前提 中国人在 2 000 多年前就认识到了 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 的道理 推动文 明交流互鉴 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 开创更有选 择的未来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一 字音辨识 鸡豚 t n 饿莩 pi o 槁矣 o 庠序 xi n 墦间 f n 施从 y 浡然 b 卒然 c 餍酒肉 y n 洿池 w 良人 ji n 数罟 c 弃甲曳兵 y 狗彘之畜 zh 二 通假字 1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 通 返 返回 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13、 通 途 道路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同 斑 斑白 4 由水之就下 由 通 犹 如同 5 蚤起 蚤 通 早 早上 6 施从良人之所之 施 通 迤 斜行 卒然问曰 卒然 同 猝然 突然 7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 毋 不要 8 三 一词多义 1 王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名词 大王 指梁惠王 王道之始也 名词 泛指君王 然而不王者 动词 称王 2 道 是非君子之道 名词 正道 会天大雨 道不通 名词 道路 吾道一以贯之 动词 主张 3 然 河东凶亦然 代词 这样 填然鼓之 助词 的样子 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 然而 但是 太后曰 然 形容词 表示肯定的回答 4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14、矣 几 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 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读shu 屡次 5 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指开仓赈济饥民 百发百中 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6 直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副词 只 仅仅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 值 价钱 7 胜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 尽 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 才华出众的 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盛大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驴不胜怒 蹄之 忍得住 8 顾 又顾而之他 回头看 环视 君臣相顾 泣下沾襟 看 视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 顾念 蹈死不顾 顾惜 将军宜枉驾顾之 看望 拜访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5、反而 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是 只不过 9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 把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介词 用 拿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 按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动词 认为 以卫王宫 连词 表目的 来 相当于 而 10 与 孰能与之 动词 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交好 吾与点也 赞成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等待 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给予 授予 四 词类活用 1 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 击鼓 2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 穿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作动词 吃 4 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 归罪 归咎 5 骄其妻妾 形容词作动词 轻视 6 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

16、泣者 意动用法 以 为羞 感到羞耻 7 去关市之征 动词作名词 征收的赋税 8 请轻之 以待来年然后已 形容词作动词 减轻 9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名词作状语 每天 五 古今异义 1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更 今义 增加 2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有的人 不定代词 今义 表选择的连词 3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 保养身体 4 是非君子之道 古义 这样做不符合 今义 事理的 正确和错误 六 特殊句式 1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判断句 2 是非君子之道 判断句 3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判断句 4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宾语前置句 5 而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句 6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语后置句 7 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句 七 熟语积累 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 只是程度上轻一些 却讥笑别人 八 名句积累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本课选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