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16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案:阶段综合检测(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综合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不久前,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发表声明,称自己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此事引发一片叫好声。人们为裘先生叫好,既表达了对裘老先生自我批评精神的敬佩,也透露出对健康学术批评生态的渴盼。严于律己,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是裘先生一贯的治学态度。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很多次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拿裘锡圭学术文集来说,在此书出版前,裘先生不仅请同事、学生为自己挑错,而且通过互联网向网友征求意见。该书对旧作中的错误的修

2、订随处可见,而且都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不少地方甚至措辞严厉。比如,1977年发表的在安阳殷墟五号墓座谈会上的发言,他认为“当时对殷墟青铜器时代的看法是错误的,强不知以为知,很不应该”。这次,他在自己任职的学术机构的官网发表学术论文时,加了几句话,向读者说明此前撰写的那篇论文存在错误,希望通过这篇新作“稍赎前愆”。这称不上大张旗鼓地发布声明,只是有心的媒体把相关内容“发掘”出来,才引起众人的关注。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世人皆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学者虽然推崇裘先生的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但也只是“心向往之”,真正能够效法实践的又有几人?在各种学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

3、中,作者大多会客气地写上一句“敬请批评指正”,事实上却难有“闻过则喜”的大度,特别是对公开的批评心存芥蒂,更别说自我批评了。究其原因,很多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不仅是为了交流学问,也是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会被怀疑别有用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批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一种默契。不过,这样的一团和气让学术界少了几分生气。除了“不批评”,借学术批评之名行排挤打击之实的“乱批评”也不罕见。而你要挑我的错,我就挖你的“黑历史”,你来我往,相互攻讦,有时甚至拉帮结伙,将其上升为不同师

4、承、不同学术团体间的“集体作战”。这种变了味儿的学术批评,难免让学术界乌烟瘴气。梁启超曾如此概括清代的“朴学”:“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不以为忤。”“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这样健康的学术批评生态,是学术界共同向往的“桃花源”。我们希望“桃花源”从理想成为现实,希望学者多一些“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少一点“为批评而批评”的戾气,我们更希望社会环境给批评者足够的空间,对被批评者有全面准确的判断,让学术回归学术,而不能让正常的学术批评堵死被批评者的学术之路。在这样的“

5、桃花源”里,像裘先生这样的人应该更多一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裘锡圭教授在裘锡圭学术文集出版前后曾多次请同事、学生挑错,并进行多次修订。B裘锡圭教授勇于自我批评,这是令人敬佩的,但现代学术界缺乏健康的学术批评生态。C不少学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中都有“敬请批评指正”等文字,但真正能接受批评的人很少。D无论是“不批评”还是“乱批评”,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多一些“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A项“出版前后”错误,原文只是说“在此书出版前”;另外,“并进行多次修订”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该书对旧作中的错误的修订随处可见”,而非对

6、裘锡圭学术文集进行多次修订。故选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具体的事例,证明裘锡圭教授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B文章从裘锡圭教授敢于自我批评推广到所有学者,进行正反对比,指出学术界存在的问题。C文章第三段介绍当前学术批评情况,正面证明了良性的学术批评能推动学术进步的观点。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梁启超关于清代“朴学”的阐述,并且对学术界的学者提出了希望。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

7、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正面证明了良性的学术批评能推动学术进步的观点”错,梳理文章内容可以发现,第三段是对学术批评乱象的介绍,无法从正面证明段首“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的观点。故选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批评者不敢对学术论文进行批评,或趁机排挤打击他人,将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B批评别人可以,但如果被别人批评可就难以接受了,学者需要在个人涵养上多下功夫。C批评者不盛气凌人,不影射讥笑,被批评者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是学术界向往的“桃花源”。D当学问附加上名誉和利益,往往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因此学问不能与名誉和利益挂钩。解

8、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由第三段“究其原因,很多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不仅是为了交流学问,也是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可知,D项“因此学问不能与名誉和利益挂钩”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务出口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出口、知识产权的共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对外合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

9、结合的形态。“一带一路”是我国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发起的共商规则、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联动发展倡议。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技术附着于实物商品,并通过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利润,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越高,其利润越大。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讯、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

10、享的跨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摘编自知识产权共享将占据关键地位,光明日报2018年12月26日)材料二:2008年6月5日,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到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5.1万件,排名全球第二。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

11、步。四十年间,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着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也不可否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比如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如何解决?“洗稿”“伪原创”等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不时出现,对于这样隐蔽性强、取证难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亟待破解。(摘编自张凡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材料三:近日,

12、日本媒体被一则消息拨动了神经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日本经济新闻直指,在日本技术立国的地位出现动摇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领域逐渐走向“中美两强”时代。日经中文网报道,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7年全球企业等申请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中国申请专利数量较2016年增加13.4%,成为唯一一个专利申请数增速为两位数的国家,达到48 882项,超过日本的48 208项,升至第二位。日本的申请数量增加了6.6%,以微弱差距位列第三。而占据首位的美国,去年申请数量为56 624项。“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法,而对于中国如何成为“强国

13、”,内驱力从何而来,外界始终对中国保持着“强势围观”。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提到,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俄罗斯独立报3月初则援引经济分析师阿尔乔姆杰耶夫的观点说,中国目前遇到了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在迅速完成外部订单的同时,向主要贸易伙伴推广本国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激烈动荡的时局中保有安全感。”(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3月2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和5G通讯、风电

14、设备等新兴领域,我国的一些技术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B“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对外合作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的重要原因。C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修改完善一系列法律,成立专门的法院、法庭,促进了专利申请质与量的提升。D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选择在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展开,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解析:选C。C选项的设题范围在材料二,但材料二只说到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修改完善一系列法律,成立专门的法院、法庭等情况,没有涉及其意义的表述,选项中的“促进了专利申请质与量的提升”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5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2017年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有望超过美国,升至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位。B我国之所以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就是因为我国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报道了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材料二还分析了专利保护的成绩和不足,材料三则侧重于原因的探寻。D我国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对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积极作用。解析:选B。B选项的设题范围在材料三,但材料三的表述是:“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法。原文表述是“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选项“成为知识产权强国”犯了“未然变已然”的错误,且这只是日媒的看法。6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知识产权共享,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促进对外开放,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信心;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