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05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 最新考纲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精读教材记一记1盐析过程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发生变性。(P23与生活联系)2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P26实验)3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即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为核酸。(P29正文中部)4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P32上部正文)5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起到保温作用,不具调温作用。(P32正文中部)6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

2、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P32下部正文)7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相关酶。(P33拓展题)8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P35左下角图)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P37本章小结)10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P38知识迁移)自我诊断判一判(1)(2019全国卷,T29(1)经干旱处理后,该

3、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解析:干旱处理后,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使根细胞吸水能力增强。(2)(2019江苏,T1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解析: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空间结构,核酸分子中无肽键。(3)(2018全国卷,T1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解析: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4)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6)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7)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4、8)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9)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10)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11)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12)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13)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高频命题点1水和无机盐真题领航目标方向导入高考1(2017高考海南卷)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5、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解析:CKH2PO4是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2(2019全国卷,29)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和硝态氮(NO)。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和NO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和NO同时存

6、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解析:本题以氮元素的作用与吸收为载体,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试题通过方案设计体现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1)细胞内含氮元素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核酸可在细胞核内合成;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的元素组成是C、H、O、N、Mg,后者的元素组成是C、H、O。(2)为探究作物甲对NH和NO的吸收的偏好性,可以将作物甲培养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量营养液中NH和NO两种离子的剩余量

7、,若NO的剩余量小于NH的剩余量,说明作物甲对NO的吸收具有偏好性;若NH的剩余量小于NO的剩余量,说明作物甲对NH的吸收具有偏好性。答案:(1)蛋白质核酸叶绿素(2)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和NO剩余量。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剩余量小NH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若营养液中NH剩余量小于NO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知识拓展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1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吗?_答案:不是,只有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才是主动运输,而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则是协助扩散。2种子的晾晒和种子的萌发过程

8、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如何变化?_答案:种子晾晒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减小而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增大。核心整合掌握必备生物知识1细胞中的水的产生、作用与利用(填图)2无机盐的吸收、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填图)考向立意突显科学思维能力考向一以水和无机盐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识读曲线的能力1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和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B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解析:C分析图示可知是失去自由水后的种子,能够萌发成幼苗,而是失去结合水后的

9、种子,不能够萌发形成幼苗,A错误;点燃后剩余的是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和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前者是自由水,含量较高,后者是结合水,在细胞中含量少,C正确;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D错误。2互花米草是分布在沿海滩涂的盐沼植物,如图为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曲线(甲)和K吸收速率与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曲线(乙)。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自来水BK吸收速率逐渐下降,主要与细胞膜上载体数量不足有关C水淹时间为24 h/d的实验组长势差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D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3 h/d的环境

10、下,抗逆性最强解析:D互花米草为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实验用水应该采用此植物实际生活环境中的海水,A错误;由于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水淹后根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因此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B错误;长期水淹(水淹时间为24 h/d)导致互花米草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供能不足,且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其有毒害作用,从而导致长势较差,C错误;据图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3 h/d的环境下,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最小,抗逆性最强,D正确。(1)水的含量与代谢及抗逆性的关系(2)水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种子的储存:晒干种子的目的是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延长

11、种子的寿命。低温环境下减少花卉浇水,可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种子的萌发:种子细胞大量吸水,自由水含量增加,可增强细胞代谢,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考向二以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为载体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即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3设计实验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与实验后(有X)之间的自身对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是甲组、乙组实验后B此实验的无关变量只是选一些相同的植物C此实验如果是无土栽培,则实验前营养液要灭菌D为防止外界影响,此实验需在黑暗密闭条件下进行解析:C该实验中对照组是甲组、乙组实验

12、前;此实验的无关变量有选一些相同的植物、每组中的植物数量、培养条件等;由于培养的是植物,故需在光照下进行。高频命题点2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作用真题领航目标方向导入高考1(2018江苏卷,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解析:D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3、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2(2018江苏卷,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解析:B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B错误;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

14、的风险,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知识拓展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1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吗?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能直接被生命活动利用吗?答案:不是,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是细胞结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能量需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2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答案: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从元素组成上看,脂肪含氢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多,产生的水多。核心整合掌握必备生物知识1糖类的种类、分布及功能(填图)2脂质的种类与功能(填图)(1)脂质脂肪;固醇胆固醇;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含P元素。(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