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395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2-4 语言表达连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限时练(二十六)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_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釉色制胜,(),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作绿色的青山、草原,仿

2、佛_的人造美玉。”付晓晓_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_。(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B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C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D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答案】B(本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为宾语残缺,在“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后面加上“的方式”;第

3、二处为多层定语语序不当,把第二个“古代”挪到最后一个“瓷片”前面。)(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B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C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D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答案】D(依据后面“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一句,其施事对象应该是“色彩”,所以“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或“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应该在其前面,因此排除A、C两项;由不是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可知“人力”占三分,“天成”占七分,排除B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风度翩翩鬼斧神工一五一十侃侃而谈B风姿绰约巧

4、夺天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C风度翩翩巧夺天工一五一十娓娓道来D风姿绰约鬼斧神工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答案】B(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文雅洒脱,气质不凡。前者可强调“体态”与“造型”,后者强调“举止”,用“风姿绰约”合适。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从范围看,后者强调“建筑、雕塑”,与文中“瓷器”不符,用“巧夺天工”合适。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两个词语都可以表示讲得很清楚。前者着眼于对内容的熟悉,后者着眼于讲得完整而且正

5、确。段意应是强调熟悉,用“如数家珍”恰当。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侃侃而谈”用在此处不合语境。)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_,才有家庭和睦、人民幸福。试想,一个生灵涂炭、战乱纷争的国家,_?而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民族复兴,_。这不,习近平也交代了:“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

6、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答案】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何来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需要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和付出【解析】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处结合语句,应该是讲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处主要是问如何才能安居乐业;处结合后面“广大家庭”等内容的叙述,可知处应填“需要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和付出”类似的内容。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霜,大多在晴天形成。深秋的夜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掀开了被,散热颇多,_,水汽就会凝结形成细细的冰针,或是六瓣的霜花。霜

7、非霜冻,见霜时的温度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_,危害庄稼。霜降时节,百花凋零,_,争奇斗艳,“撑住残秋是此花”。漫步于菊花丛中,虽寒意盈怀,仍似融入一片春光烂漫里。【答案】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如果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便很容易导致霜冻唯独菊花盛开【解析】处要填写“水汽就会凝结形成细细的冰针”的条件。据处前面“霜非霜冻”和后面“危害庄稼”,可知应填写“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类似的内容。处根据“百花凋零”和“撑住残秋是此花”“漫步于菊花丛中”,可知应填写“唯独菊花盛开”类似的内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因为这

8、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是毒针。_,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有时你无意中打死一只蜜蜂,会有一群蜜蜂飞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_,但是却被它蜇了,那是因为误会,蜜蜂错以为你要伤害它,所以蜇了你。总之,_,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很快死去。【答案】毒针是蜜蜂进行自卫的武器有时你并没有惹它蜜蜂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解析】这个语段主要介绍蜜蜂蜇人的问题,第个空格前解释了蜜蜂尾部的“针”,空格后写蜜蜂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放出毒液,那么空格处的内容应该与蜜蜂的毒针的具体作用有关,即蜜蜂的毒针是蜜蜂进行自卫的武器。第个空格,根据后文的“但是”“误会”可知,空格的内容应是填写

9、“没有惹蜜蜂”之类的内容。第个空格,从“总之”分析,空格的内容应是总结性语言,内容与蜜蜂蜇人后会死有关,即蜜蜂不会轻易蜇人。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但是_,则须由做此类比的人来做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

10、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重基础的态度。【答案】何者为本,何者为末两者是主从(或主次)、轻重关系(意思对即可)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注意句式与前文一致)【解析】第处注意前文“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第处注意前面的“从重要性来说”,第处注意后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血缘、亲情等概念随之牢牢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内化为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基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_,如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等,同时由于农业过度开发,_,文明衰落的

11、例子屡见不鲜。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强势袭来,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笃信“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限攫取生产资料。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_。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应运而生。【答案】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局限性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呈现出衰落之势【解析】处承前谈论农业文明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启后分析其弊端。处与前句“由于农业过度开发”和后句“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关系都比较密切,处于一个过渡句位置,即横线处填写内容是前句的结果,同时又是后句的原因。处后面是句号,可见横线处与前句关系更为密切,即“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会产生的后果。从后面的句子“生态文明

12、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可见,一种旧的文明正在走向没落。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人的某些比喻,在代表想象力丰富的同时,作者的心灵世界和意志,借此发挥作用,比如说悲哀到“肝肠寸断”,沮丧到“五内俱焚”,深刻到“刻骨铭心”。既然有这样的妙喻,造词的人,想必是所言非虚。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_。A正是古往今来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先人的能耐B也许只有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先人才有这能耐吧C也许就是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有能耐的先人吧D正是古往今来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有能耐的先人【答案】B(“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指向的是本领,与句意的重心落在“能耐”

13、的A、B项对应,据此可排除句意重心落在“先人”的C、D项。对“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的原因只能是一种推测,B项表述比较委婉,语气比较符合语境,而A项用的是判断的句式,过于肯定,与推测的语境不符。)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从生命意义上来认识围棋的价值,_。围棋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登入了“国艺”的殿堂。A围棋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人们把它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技艺B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

14、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技艺C把围棋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技艺,并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D把围棋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技艺,围棋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答案】B(B项,“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是“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和体会围棋的价值”的进一步阐释,语意上紧承空格前句,并且主语与空格前句子的主语“人们”保持一致。A项,话题主体变成“围棋”,与上文衔接不紧密。C项和D项“把围棋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技艺”语意上未能紧承空格前句。)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肇庆古称端州,西江流经端州的一段,在古代称为“端溪”。正是这条千年奔涌不息的河流,孕育了光滑润泽的端石。_。一代又一代的砚工沿着石脉深挖,挖出了一个个秘密幽深的坑洞,其中石质最为优良的坑洞,坐落于羚羊峡南岸的斧柯山,也就是砚师与收藏家们心心念念的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和麻子坑。A然而,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B然而,只有若干条深埋地底的石脉才是形成砚石的宝矿,并非采自河流沿岸的石头都可以用来制作端砚C只是可以用来制作端砚的石头并非都采自河流沿岸,形成砚石的宝矿是若干条深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